炼我定中力,神胜妖自疲
出处:《释梦示桂秀才》
清 · 孙思奋
至人不遗物,神定物自遗。
纷然六凿内,一与神委蛇。
原澄万汇见,妖眹相纷披。
天人晚交午,忧患生龟蓍。
魔魇何足凭,水魅山有魑。
我梦若堂府,百怪堂下驰。
炼我定中力,神胜妖自疲。
惧德不虑患,逐物圣所嗤。
夫子定者流,颇怪含嗟咨。
子心良足闵,同此离家悲。
我有一樽酒,媵此五字诗。
不为爱酬酢,劳苦聊娱嬉。
神全气自王,理极天根移。
倒床失思议,归梦章江湄。
忧喜两无用,惟有春熙熙。
纷然六凿内,一与神委蛇。
原澄万汇见,妖眹相纷披。
天人晚交午,忧患生龟蓍。
魔魇何足凭,水魅山有魑。
我梦若堂府,百怪堂下驰。
炼我定中力,神胜妖自疲。
惧德不虑患,逐物圣所嗤。
夫子定者流,颇怪含嗟咨。
子心良足闵,同此离家悲。
我有一樽酒,媵此五字诗。
不为爱酬酢,劳苦聊娱嬉。
神全气自王,理极天根移。
倒床失思议,归梦章江湄。
忧喜两无用,惟有春熙熙。
鉴赏
这首清代孙思奋的《释梦示桂秀才》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梦境的描绘,探讨了超脱世俗、心灵修养的主题。诗人以"至人不遗物,神定物自遗"开篇,强调了至高境界的人不被外物所累,心境宁静则万物自然消散。接下来,诗人通过"纷然六凿内,一与神委蛇",比喻人在世俗烦恼中的纷扰,与内在精神的和谐统一。
"原澄万汇见,妖氛相纷披",形象地展示了在清澈的心境下,万物的真面目得以显现,而邪念和幻象则如乌云般缭绕。"天人晚交午,忧患生龟蓍",进一步表达了忧虑和困扰在静定中显得微不足道,连占卜工具也失去了预示的作用。
诗人认为,真正的修行者不会被魔魇或外在诱惑所动,"炼我定中力,神胜妖自疲",表明通过内心修炼,可以战胜一切幻象。"惧德不虑患,逐物圣所嗤",批评了那些过分追求物质或忧虑的人,这是圣贤所鄙视的行为。
"夫子定者流,颇怪含嗟咨",诗人对桂秀才这类定力深厚的人表示赞叹,同时也对他可能的疑惑和感叹表示理解。"子心良足闵,同此离家悲",诗人感同身受地表达了对远离尘世的共鸣。
最后,诗人以"我有一樽酒,媵此五字诗",赠酒作结,表达的是不求回报的友情,以及通过饮酒赋诗来寻求心灵的愉悦和超脱。"神全气自王,理极天根移",揭示了精神完全、道理通达时,人的气质自然高贵,甚至能影响天地之根本。"倒床失思议,归梦章江湄",描述了诗人沉浸在梦境中的状态,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整首诗以"忧喜两无用,惟有春熙熙"收束,强调了内心的平静超越了世俗的喜怒哀乐,只有春天般的温暖和生机才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