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鬟夹路迎桃叶,红粉下帘开柳花
出处:《去梧州作》
清 · 曾广钧
感时清泪落筝琶,消尽英华抚莫耶。
中寿百年能几醉,芳春三月尚辞家。
翠鬟夹路迎桃叶,红粉下帘开柳花。
不是豪情赋团扇,欲凭惆怅遣无涯。
中寿百年能几醉,芳春三月尚辞家。
翠鬟夹路迎桃叶,红粉下帘开柳花。
不是豪情赋团扇,欲凭惆怅遣无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离别之际,面对时光流逝与生活的无奈,通过音乐抒发内心的情感。首句“感时清泪落筝琶”,以清泪和筝琶的演奏,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悲伤。接着,“消尽英华抚莫耶”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岁月的无情,以及女子在面对青春消逝时的无力感。
“中寿百年能几醉,芳春三月尚辞家”两句,通过对比短暂的欢愉与漫长的离别,突出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痛苦。女子在芳春三月,正当青春年华之时,却不得不离开家乡,踏上旅途,这种矛盾的心情跃然纸上。
“翠鬟夹路迎桃叶,红粉下帘开柳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送别场景,绿树成荫,桃花盛开,柳絮飘飞,女子的朋友们以这样的方式为她送行,增添了离别的哀愁与美丽。
最后,“不是豪情赋团扇,欲凭惆怅遣无涯”表达了女子并非没有豪情壮志,而是因为内心的惆怅与忧伤,无法用言语或行动来完全表达。这句诗巧妙地将女子的情感升华至更高的境界,展现了她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生命、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