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金饰剑首,金珠灿星霞
出处:《拟古二十七首》
明 · 孙承恩
我有一良剑,传是古镆铘。
自信靡文饰,埋没溷泥沙。
惨淡无晶光,斑剥生铁花。
世人亦有宝,诩诩各自誇。
磨淬明白雪,本质固无加。
百金饰剑首,金珠灿星霞。
一朝售之市,传观共称佳。
我剑亦在侧,唾手争喧哗。
好恶莫容辨,抚之自咨嗟。
什袭始有待,终必遇张华。
自信靡文饰,埋没溷泥沙。
惨淡无晶光,斑剥生铁花。
世人亦有宝,诩诩各自誇。
磨淬明白雪,本质固无加。
百金饰剑首,金珠灿星霞。
一朝售之市,传观共称佳。
我剑亦在侧,唾手争喧哗。
好恶莫容辨,抚之自咨嗟。
什袭始有待,终必遇张华。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把剑,揭示了社会上对价值判断的偏颇与误解。诗人以一把朴实无华但实为珍宝的古剑,与另一把表面光鲜但内在价值平庸的剑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真正价值被忽视的感慨。
前四句“我有一良剑,传是古镆铘。自信靡文饰,埋没溷泥沙。”描述了那把古剑的来历与特性——它出自古代名匠之手,未经雕琢,因此被埋没于尘土之中,不为人知。
接着,“惨淡无晶光,斑剥生铁花。”进一步描绘了这把剑的外观,虽有岁月的痕迹,却依然保持着其原始的质朴与坚韧。
而后四句“世人亦有宝,诩诩各自誇。磨淬明白雪,本质固无加。”则转向了社会上的普遍现象,指出人们往往更看重外在的装饰与光鲜,而忽视了内在的真实价值。
“百金饰剑首,金珠灿星霞。”描述了那些所谓的“宝剑”,它们通过华丽的装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但实际上并无实质性的提升。
“一朝售之市,传观共称佳。”说明了这些装饰华丽的剑一旦在市场上展示,便能引起广泛的赞誉与追捧。
最后,“我剑亦在侧,唾手争喧哗。”诗人将自己那把朴实无华的古剑置于其中,却无人关注,表达了对真正价值被忽视的无奈与感慨。
“好恶莫容辨,抚之自咨嗟。”强调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好坏与价值的区分变得难以辨识,诗人只能独自叹息。
“什袭始有待,终必遇张华。”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相信总有一天会有识货之人,能够发现并欣赏这把古剑的真正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上对价值判断的偏颇与误解,以及对真正价值被忽视的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