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昨随弓旌招,著脚历蓬岛全文
西伯王业兴,海滨归二老。
汉家念羽翼,坐致商山皓。
恭惟陛下圣,尊德继雍镐。
先生学孔孟,不但遗编抱。
致身虽苦晚,闻道固已早。
昨随弓旌招,著脚历蓬岛
夜陪藜杖青,朝奏囊封皂。
第令坐台阁,不减照乘宝。
思归独何事,岂为子规恼。
祠官厚禀假,命秩略资考。
恩荣固无愧,出处吾有道。
漫漫七闽路,去去春风好。
都门送别处,怀抱要倾倒。
相思常情耳,再拜请善祷。
临雍有故事,乞言非草草。
指期裹蒲轮,未可迹如扫。

注释

海滨:海边。
羽翼:比喻辅佐的人才。
商山皓:商山隐士。
雍镐:古代两个重要的都城。
遗编:古代典籍。
蓬岛:传说中的仙人居住地。
藜杖:藜茎制成的手杖。
囊封皂:装在黑色袋子中的奏章。
照乘宝:比喻珍贵的职位。
子规:杜鹃鸟,叫声凄凉。
祠官:管理祭祀的官员。
命秩:官职和俸禄。
出处:出仕与隐退。
七闽路:福建省的道路。
春风好:春天的景色优美。
怀抱:心中的情感。
再拜:两次叩拜,表示敬意。
临雍:古代学宫,此处指皇帝的讲学之地。
蒲轮:古代迎接贤者的竹制车。
迹如扫:形容清除痕迹,等待归来。

翻译

西伯王业兴起时,两位老者回归海边。
汉朝怀念他们的辅佐,邀请商山隐士前来效力。
皇上您圣明,尊崇美德延续镐京和雍州的传统。
先生研习孔孟之道,不仅手握古籍,学问深厚。
虽然晚年才投身仕途,但对道的理解却很早就深入。
昨日追随您的召唤,足迹踏遍蓬莱仙岛。
夜晚陪伴您持藜杖散步,清晨呈上奏章密封的书信。
即使在朝廷任职,其价值也如同珍宝般闪耀。
我思乡何事?并非因子规啼声而烦恼。
祠官给予优厚假期,官职俸禄足以支撑生活。
我对恩宠荣耀无愧,出仕入隐皆遵循原则。
漫长的福建之路,春风中离去,心情舒畅。
京城分别之处,心中感慨万千。
思念之情本常态,再次拜谢,请您多多保重。
遵循临雍旧例,请求的话语并非轻率。
期待您的归来,但请不要急于扫除尘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好友胡原仲改官除宫观馆中置酒饯别时所作,以“归去来”为韵脚,每人各赋一首。周必大以“早”字为主题,表达了对胡原仲早年志向的赞赏和对其即将归隐的祝福。

诗中首先回顾了胡原仲的仕途历程,提及他如同西伯(周文王)般建立了功业,后选择归隐海边,受到朝廷的重视和商山四皓般的待遇。接着赞美了胡原仲学问深厚,不仅熟读儒家经典,且早年就已领悟大道。

胡原仲虽然入仕较晚,但他的道德修养和学问早已成熟。他在朝廷任职,贡献卓著,即使在高位,也不忘本心,犹如照亮殿堂的明珠。然而,他对回归自然的向往并未改变,诗人认为这并非因感伤而起,而是出于内心的追求。

朝廷给予胡原仲优厚的待遇,但他并不以此为荣,而是坚持自己的出仕与归隐之道。离别之际,诗人祝愿他在漫长的福建路上春风满面,同时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并希望朋友们能为他的归隐之路祈福。最后,诗人提到古代的典故,暗示胡原仲的归隐将遵循传统,而非仓促行事。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赞扬了胡原仲的品格和才学,也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