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才闻锡杖离三楚,又说随缘向五台全文

才闻锡杖离三楚,又说随缘向五台

出处:《赠袒肩和尚
唐 · 杜荀鹤
山衣草屐染莓苔,双眼犹慵向俗开。
若比吾师居世上,何如野客卧岩隈。
才闻锡杖离三楚,又说随缘向五台
乘醉吟诗问禅理,为谁须去为谁来。

拼音版原文

shāncǎorǎnméitáishuāngyǎnyóuyōngxiàngkāi
ruòshīshìshàng

yánwēi
cáiwénzhàngsānchǔyòushuōsuíyuánxiàngtái

chéngzuìyínshīwènchánwèishuíwèishuílái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僧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其超然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山衣草屐染莓苔"一句,以鲜明的形象展示了僧人在大自然中的足迹,他们的服饰和草履都被野地里的莓苔所浸染,表达了一种与自然亲密无间的情感。"双眼犹慵向俗开"则透露出一种淡漠世事、不愿过早觉醒于尘世纷扰的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若比吾师居世上,何如野客卧岩隈"进一步描绘了僧人超然物外的心境,他们仿佛在自然中找到了归宿,而非世俗的束缚。"才闻锡杖离三楚,又说随缘向五台"则显示了僧人的自由自在地生涯,锡杖是行脚高僧的象征,三楚和五台都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这里暗示着僧人在精神追求上的漫游。

最后两句"乘醉吟诗问禅理,为谁须去为谁来"则展现了僧人在醉酒之际,仍旧思考禅宗哲理的生活情趣。这里的“为谁须去为谁来”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刻画,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生命哲学,颇有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