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震本朝,岂惟光一门
出处:《钱逊叔侍郎奉京师旧坟改葬天柱谨成挽诗一首》
宋 · 吕本中
钱氏霸吴越,功德在斯民。
逊王早退居,身退道益尊。
至今二百年,盛事传后昆。
文采震本朝,岂惟光一门。
后来翰林公,又以直声闻。
累叶其外家,家世悉殊勋。
善恶久乃效,其报于此分。
裔孙杰立者,迎丧自中原。
遂令扰攘后,得安久旅魂。
依依天柱山,不必京洛尘。
死者如有知,当言吾有孙。
小人托末契,所恨老不文。
睹此一时盛,忍终无一言。
越水流不竭,越山旱不昏。
孝子亦不匮,锡类到礽云。
逊王早退居,身退道益尊。
至今二百年,盛事传后昆。
文采震本朝,岂惟光一门。
后来翰林公,又以直声闻。
累叶其外家,家世悉殊勋。
善恶久乃效,其报于此分。
裔孙杰立者,迎丧自中原。
遂令扰攘后,得安久旅魂。
依依天柱山,不必京洛尘。
死者如有知,当言吾有孙。
小人托末契,所恨老不文。
睹此一时盛,忍终无一言。
越水流不竭,越山旱不昏。
孝子亦不匮,锡类到礽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为钱逊叔侍郎改葬其先人于天柱山而作的挽诗。诗中赞美了钱氏家族在吴越地区的功绩和德行,以及家族成员的高尚品德与声望。诗中提到钱氏家族历经数代,皆有显赫功勋,体现了家族的荣耀与传承。
诗的开头赞扬了钱氏家族在吴越地区的贡献,以及钱逊王的明智退位,使得家族声望更加崇高。接着,诗人指出钱氏家族的美德与荣耀已经流传至后代,并且在文学领域也有所成就。诗中特别提到了“翰林公”,可能指的是钱氏家族中的某位重要人物,以其正直之名闻名。
随后,诗人描述了钱氏家族的外戚(即家族的姻亲)也有着卓越的功勋。他强调善恶终有报,家族的荣耀与美德将世代相传。诗中还提到了钱氏家族中的一位后人,杰立者,他远赴中原迎接先人的灵柩,使得家族得以安息于天柱山,远离尘嚣。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钱氏家族后人的敬意,认为他们不仅继承了家族的美德,也为家族带来了荣耀。他希望钱氏家族的子孙能够继续发扬家族的传统,使家族的恩泽惠及后代。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钱氏家族盛名的感慨,以及对未能以文才表达敬意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赞美钱氏家族的历史功绩、美德与荣耀,展现了对家族传承与美德延续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家族后人的期望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