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蜉蝣迎客酒,黄金毂辘钓鱼车
出处:《贻费道人》
唐末宋初 · 谭用之
谁如南浦傲烟霞,白葛衣青称帽纱。
碧玉蜉蝣迎客酒,黄金毂辘钓鱼车。
吟歌云鸟归樵谷,卧爱神仙入画家。
他日凤书何处觅,武陵烟树半桃花。
碧玉蜉蝣迎客酒,黄金毂辘钓鱼车。
吟歌云鸟归樵谷,卧爱神仙入画家。
他日凤书何处觅,武陵烟树半桃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浦:地名,这里泛指水边之地。傲烟霞:形容人超脱尘世,不畏世俗。
白葛衣:用白色葛布制成的衣服。
青称帽纱:青色的帽子搭配轻薄的纱巾。
碧玉蜉蝣:比喻精致的酒杯。
黄金毂辘:形容装饰华丽的车轮。
凤书:古代传说中凤凰所衔的书信,象征吉祥和重要信息。
武陵烟树: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之地。
翻译
谁能像在南浦那样傲视烟霞,身着白葛衣头戴青色帽纱。碧绿的玉杯斟满迎客的美酒,金色的车轮装饰着钓鱼的车辆。
吟唱的歌声随云鸟返回樵夫的山谷,我喜爱这样的仙境被画入画册。
将来何处能寻觅到这样的凤书,只记得武陵的烟树半掩着桃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生活的画面,语言优美,意境淡远。"谁如南浦傲烟霞"表达了对理想中自由自在、不为世俗所羁绊者的向往。"白葛衣青称帽纱"则是隐者形象的具体描写,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气质。
"碧玉蜉蝣迎客酒"和"黄金毂辘钓鱼车"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物象,表现了隐逸生活与现实世界的差异。前者是隐者的清雅欢宴,后者则暗示了尘世的繁华与喧嚣。
接下来的"吟歌云鸟归樵谷"和"卧爱神仙入画家"两句,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融合,以及对艺术境界的追求。诗中的隐者不仅与自然合一,还能达到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仿佛自己就是一个活在画中的人物。
最后两句"他日凤书何处觅,武陵烟树半桃花"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文化传承的一种探寻和渴望,以及对于美好事物永恒的追求。其中的"武陵烟树半桃花"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代表了美好的回忆和永恒的憧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以及与自然、艺术和文化传承的深刻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和美好境界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