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酒酒非浅,明朝谁重觞
出处:《几道隰州判官》
宋 · 梅尧臣
清晓赴国门,西风生早凉。
天地大道出,苑树短亭傍。
相看车马色,共照池水光。
举酒酒非浅,明朝谁重觞。
话别语难尽,去后空回肠。
计彼行路远,几日至洛阳。
洛阳多旧友,一一道相望。
失意非憔悴,怀昔无悲伤。
无由恋中国,不久之南方。
音书傥能问,鸿雁亦将翔。
此外念出处,便为参与商。
到官秋节晚,塞近百草黄。
定随刘武威,校猎赤土岗。
余方枫林下,野艇泛沧浪。
弄月江波阔,罥衣菱荇香。
虽知各有适,未免涕沾裳。
操袂却引顾,烟芜平夕阳。
独回唯鸟影,相与过林塘。
朋游顿兹减,客心仍未央。
天地大道出,苑树短亭傍。
相看车马色,共照池水光。
举酒酒非浅,明朝谁重觞。
话别语难尽,去后空回肠。
计彼行路远,几日至洛阳。
洛阳多旧友,一一道相望。
失意非憔悴,怀昔无悲伤。
无由恋中国,不久之南方。
音书傥能问,鸿雁亦将翔。
此外念出处,便为参与商。
到官秋节晚,塞近百草黄。
定随刘武威,校猎赤土岗。
余方枫林下,野艇泛沧浪。
弄月江波阔,罥衣菱荇香。
虽知各有适,未免涕沾裳。
操袂却引顾,烟芜平夕阳。
独回唯鸟影,相与过林塘。
朋游顿兹减,客心仍未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国门:都城的城门。西风:秋季的偏西风。
苑树:宫苑周围的树木。
短亭:供行人休息的小亭子。
共照:一起照耀。
明朝:明天。
刘武威:历史上的刘武威,此处可能指代某位官员。
野艇:野外的小船。
罥衣:挂住衣服。
涕:眼泪。
翻译
清晨出门前往都城,西风吹来早上的清凉。广阔天地的大道延伸,路边有苑树围绕着短亭。
互相看着车马的颜色,共同映照在池水的光芒中。
举起酒杯,酒并非浅尝,明天还有谁会再举杯畅饮。
话别的话语难以尽述,离去后心中空荡荡的。
计算路程遥远,何时才能抵达洛阳。
洛阳有许多老朋友,一一期待着相见。
失意并不意味着憔悴,回忆过去并无悲伤。
无法留恋中原,不久就要南行。
如果有信件往来,或许鸿雁能传递消息。
除此之外,思念如同参商星,遥不可及。
到任时已是秋天傍晚,边塞近处草木已黄。
我将跟随刘武威,在赤土岗狩猎。
那时我在枫林下,乘舟泛游于江上。
在宽阔的江面上赏月,菱荇的香气萦绕衣襟。
虽然知道各有归宿,但难免还是泪湿衣裳。
挥袖转身回顾,只见烟雾中的夕阳。
独自回来只有鸟影相伴,一起走过林塘。
朋友们的陪伴骤然减少,旅人的心依然未平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几道隰州判官》,描绘了清晨赴任时的情景和对未来的期待与感怀。首联“清晓赴国门,西风生早凉”以清早出门,秋风微凉的环境起笔,渲染出一种肃穆而略带寂寥的气氛。接着,“天地大道出,苑树短亭傍”写出行者在大道上看到的景色,暗示着前程的开阔与道路的艰辛。
中间四句通过“相看车马色,共照池水光”描绘了与同行者的告别场景,以及“举酒酒非浅,明朝谁重觞”的离别宴会上的深情厚谊。然而,“话别语难尽,去后空回肠”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惆怅。
接下来,诗人想象自己长途跋涉,最终到达洛阳,与旧友重聚,但又透露出对北方生活的怀念和对南方新生活的不确定。“无由恋中国,不久之南方”表达出暂时的离别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诗人设想自己在秋天任职,参与狩猎活动,同时不忘自然的美景和友情的珍贵。
全诗情感丰富,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新生活的憧憬,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