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曾传綵笔,拟制宋生文
出处:《赋得落叶惊残梦》
明 · 邓云霄
旅次依荒驿,山空静不闻。
孤眠愁夜永,假寐逼宵分。
木叶响如雨,阳台散片云。
亦曾传綵笔,拟制宋生文。
孤眠愁夜永,假寐逼宵分。
木叶响如雨,阳台散片云。
亦曾传綵笔,拟制宋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一段孤独时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内心世界的交融。首句“旅次依荒驿”,点明了地点,荒凉的驿站中,诗人独自一人,暗示了旅途的寂寞与艰辛。接着,“山空静不闻”一句,以山的寂静衬托出内心的孤独,营造了一种空旷而静谧的氛围。
“孤眠愁夜永,假寐逼宵分。”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漫长与难捱,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只能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徘徊。这里的“假寐”即短暂的睡眠,表达了诗人对休息的渴望和无奈。
“木叶响如雨,阳台散片云。”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风吹树叶的声音比作雨声,生动地描绘了秋日夜晚的景象;同时,阳台上的云朵散去,象征着梦境的消逝,与上文的“残梦”相呼应,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最后,“亦曾传綵笔,拟制宋生文。”表明诗人虽身处荒凉之地,但并未放弃文学创作,他曾经用彩色的笔墨尝试模仿宋代文人的风格,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即使在艰难的旅途中也不忘精神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面对孤独、自然与内心世界之间的对话,以及在困境中仍保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