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莫矜庄,矜庄不中看
出处:《严河南》
唐 · 孟郊
赤令风骨峭,语言清霜寒。
不必用雄威,见者毛发攒。
我有赤令心,未得赤令官。
终朝衡门下,忍志将筑弹。
君从西省郎,正有东洛观。
洛民萧条久,威恩悯抚难。
苦竹声啸雪,夜斋闻千竿。
诗人偶寄耳,听苦心多端。
多端落杯酒,酒中方得欢。
隐士多饮酒,此言信难刊。
取次令坊沽,举止务在宽。
何必红烛娇,始言清宴阑。
丈夫莫矜庄,矜庄不中看。
不必用雄威,见者毛发攒。
我有赤令心,未得赤令官。
终朝衡门下,忍志将筑弹。
君从西省郎,正有东洛观。
洛民萧条久,威恩悯抚难。
苦竹声啸雪,夜斋闻千竿。
诗人偶寄耳,听苦心多端。
多端落杯酒,酒中方得欢。
隐士多饮酒,此言信难刊。
取次令坊沽,举止务在宽。
何必红烛娇,始言清宴阑。
丈夫莫矜庄,矜庄不中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赤令:古代官职名。峭:峻峭,形容风骨刚直。
清霜:比喻语言冷峻。
攒:聚集,引申为感到寒意。
衡门:简陋的门,代指简朴生活。
筑弹:古代乐器,用以弹奏。
翻译
赤令的风骨峻峭,言语如清霜般寒冷。无需显赫威势,见到的人都会感到寒意。
我怀赤令之心,却未能得到赤令之官。
整天守在简陋的门下,忍受着用筑弹奏乐的辛劳。
您是从西省来的郎官,正好在东洛欣赏风景。
洛邑百姓困顿已久,您的恩威怜悯难以施展。
苦竹在雪中发出啸声,夜晚斋堂里听到千竿齐鸣。
诗人偶然听见,心中满是苦楚和忧虑。
忧虑化作杯中的酒,只有酒中才能寻得欢乐。
隐士常借酒浇愁,这话确实不易改变。
随意去坊间买酒,行为举止要宽厚。
何需红烛添娇媚,真正的清宴在于心境而非装饰。
大丈夫不应过分拘谨,过于严肃并不美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文人在严寒的季节里,怀抱赤心而未得其官位的情形。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赤令风骨峭”、“语言清霜寒”,展现了内心的冷酷与孤独。诗中也透露出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以及对生活艰辛的忍耐。同时,诗人通过提及“东洛观”、“洛民萧条久”等景象,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常。
在情感表达上,这首诗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如“多端落杯酒,酒中方得欢”,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隐士多饮酒,此言信难刊”。诗人似乎在用酒来缓解内心的苦闷和不满。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的个性与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