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了古今惟邵子,眼空天地是庄生
出处:《漫书呈一二同年二首》
明 · 苏葵
不枕邯郸祇曲肱,短帘疏雨梦魂清。
鸿毛身外谁荣辱,蜗角人间自战争。
心了古今惟邵子,眼空天地是庄生。
闲来漫作苏门啸,月下风前一两声。
鸿毛身外谁荣辱,蜗角人间自战争。
心了古今惟邵子,眼空天地是庄生。
闲来漫作苏门啸,月下风前一两声。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名为《漫书呈一二同年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不枕邯郸祇曲肱”,以“邯郸”典故喻指功名利禄的追求,诗人却选择“祇曲肱”,即不依靠枕头,而是弯曲手臂,暗示他放弃了对世俗功名的执着,寻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短帘疏雨梦魂清”一句,通过“短帘”和“疏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仿佛梦境一般,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超然。
“鸿毛身外谁荣辱,蜗角人间自战争”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个人的荣辱比作鸿毛,将世间的竞争比作蜗角,强调了诗人对身外之物的淡漠态度,以及对世间纷争的超脱。
“心了古今惟邵子,眼空天地是庄生”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哲学思考,提到邵雍和庄子两位古代哲人,表明诗人的心境已达到了理解古今、洞察宇宙的境界,体现了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闲来漫作苏门啸,月下风前一两声”两句,以苏门啸为引,描绘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即使在月夜风前,也仅是轻轻吟啸,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