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犹筐中扇墙角檠,盍为青奴亦作白头吟全文

犹筐中扇墙角檠,盍为青奴亦作白头吟

妾家淇园北封君,厥祖慈事宗苍筼。
子孙异代贞节闻,枝分一派从南巡。
千古流落湘江滨,几番雨露敷新荣。
斑斑不改啼红痕,膏煎漆伐悔自矜。
卒以取祸罹斧斤,工巧斲削资它人。
管城夫子出意新,作俑取义何其云。
致之千里充吾庭,命以汤沐虞嫔名。
彷佛太伯之文身,虚中直外圆且明。
不丝不谷不受尘,一笑不用捐千金。
曲眉丰颊从杂陈,虽有多喙无一嗔。
晨夕荐我眠风棂,曲肱时复呼真真。
骨虽非玉肌似冰,蝶梦不到巫山云。
白家蛮素卿自卿,老我祝尔毋忘盟。
以便吾体全吾神,招魂共读离骚经。
推枕同作华胥民,只虞一夜秋气清。
犹筐中扇墙角檠,盍为青奴亦作白头吟

拼音版原文

qièjiāyuánběifēngjūnjuéshìzōngcāngyún

sūndàizhēnjiéwénzhīfēnpàicóngnánxún

qiānliúluòxiāngjiāngbīnfānxīnróng

bānbāngǎihónghéngāojiānhuǐjīn

huòjīngōngqiǎozhuóxiāorén

guǎnchéngchūxīnzuòyǒngyún

zhìzhīqiānchōngtíngmìngtāngpínmíng

pángtàibǎizhīwénshēnzhōngzhíwàiyuánqiěmíng

shòuchénxiàoyòngjuānqiānjīn

méifēngjiácóngchénsuīyǒuduōhuìchēn

chénjiànmiánfēnglínggōngshízhēnzhēn

suīfēibīngdiémèngdàoshānyún

báijiāmánqīngqīnglǎozhùyángwàngméng

quánshénzhāohúngòngsāojīng

tuīzhěntóngzuòhuámínzhīqiūqīng

yóukuāngzhōngshànqiángjiǎoqíngwèiqīngzuòbáitóuyín

注释

淇园北:淇水之北。
封君:结缘之人。
厥祖:祖先。
慈事:敬奉。
贞节:坚贞不渝。
南巡:南方巡游。
湘江滨:湘江边。
雨露:滋润。
膏煎漆伐:遭受砍伐。
自矜:自傲。
管城夫子:书法家。
作俑取义:以俑比喻有深意的行为。
汤沐:沐浴。
虞嫔:古代妃嫔名。
太伯之文身:太伯的纹身象征。
虚中直外:内心空灵,外表正直。
丝:世俗。
谷:谷物。
尘:尘世。
捐:舍弃。
千金:极言其贵。
曲肱:弯着胳膊。
真真:虚构的名字。
蝶梦:梦境。
巫山云:典故中的巫山云雨。
蛮素:白家女子的谦称。
毋忘盟:不要忘记盟约。
全吾神:保全精神。
招魂:召唤亡魂。
华胥民:理想中的人民。
秋气清:秋夜凉爽。
筐中扇:闲置的扇子。
墙角檠:角落的灯架。
白头吟:白头偕老的诗歌。

翻译

我家在淇园北边,与你结缘,祖先曾敬奉宗祠的翠竹。
世代子孙以贞洁闻名,如同一支竹枝,源自南方的巡游。
历经千年,漂流到湘江畔,多次雨露滋润,重焕新生。
斑驳痕迹,啼痕依旧,即使遭受砍伐,也无悔自傲。
最终引来灾祸,受斧头砍伐,技艺精湛却为他人所用。
管城先生心思独特,以俑为喻,寓意深远。
千里迢迢,这竹子装饰了我的庭院,赋予它虞嫔的名字。
如太伯纹身般,内心空灵,外表直率,又明亮。
不沾染世俗,一笑置之,无需千金。
各种形态的竹子陈列,虽多嘴,但从无怨言。
早晚陪伴,我在风窗下安眠,有时呼唤真真的名字。
骨虽非玉,肌肤如冰,连蝴蝶梦都不愿降临巫山。
白家蛮素,你自尊自爱,愿你记住我们的誓言。
借此保全我的身体和精神,一起诵读《离骚》。
一同进入梦境,只愿一夜秋气清爽。
就像闲置的扇子和角落的灯架,何不也写首诗来表达白头偕老的愿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曾伯的作品,名为《管顺甫以湘竹为青奴儿贶为名湘夫人赋以谢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古人品德和工艺技巧的赞美,以及对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深情怀念。

"妾家淇园北封君,厥祖慈事宗苍筼。子孙异代贞节闻,枝分一派从南巡。" 这几句描绘了一个家族的辉煌历史和悠久传统,其中“淇园”可能是指古时某个著名的园林,而“北封君”则表明这个家族与皇族有着不解之缘。“厥祖慈事宗苍筼”一句,通过对先祖事迹的描述,强调了家族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传承。"子孙异代贞节闻"则是说家族成员在不同的时代都有着高尚的品行,而“枝分一派从南巡”可能是在描写家族的繁衍和发展,以及他们如何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

"千古流落湘江滨,几番雨露敷新荣。" 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历史沧桑感和对美好事物不断更新的赞美。“千古流落”暗示着岁月的长河,而“湘江滨”则是具体的地理环境,常常与古代诗人游历或居住的地方联系在一起。"几番雨露敷新荣"则是在描绘自然界中生命力度的更新和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家族历史、自然景物以及工艺技巧的描述,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