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暇有馀,微尚得所愿
出处:《□□□赵载同游焦湖夜归作》
唐 · 萧颖士
□□将泽国,淜腾迎淮甸。
东江输大江,别流从此县。
仙尉俯胜境,轻桡恣游衍。
自公暇有馀,微尚得所愿。
拈引间翰墨,风流尽欢宴。
稍移井邑闲,始悦登眺便。
遥岫逢应接,连塘乍回转。
划然气象分,万顷行可见。
波中峰一点,云际帆千片。
浩叹无端涯,孰知蕴虚变。
往游信不厌,毕景方未还。
兰□烟霭里,延缘蒲稗间。
势随风潮远,心与□□闲。
回见出浦月,雄光射东关。
悠然蓬壶事,□□□衰颜。
安得傲吏隐,弥年寓兹山。
东江输大江,别流从此县。
仙尉俯胜境,轻桡恣游衍。
自公暇有馀,微尚得所愿。
拈引间翰墨,风流尽欢宴。
稍移井邑闲,始悦登眺便。
遥岫逢应接,连塘乍回转。
划然气象分,万顷行可见。
波中峰一点,云际帆千片。
浩叹无端涯,孰知蕴虚变。
往游信不厌,毕景方未还。
兰□烟霭里,延缘蒲稗间。
势随风潮远,心与□□闲。
回见出浦月,雄光射东关。
悠然蓬壶事,□□□衰颜。
安得傲吏隐,弥年寓兹山。
翻译
穿越湿润的水乡,汹涌澎湃直抵淮河两岸。东江的水流汇入大江,这条支流从此地开始。
仙尉您俯瞰这美景,轻轻摇动船桨尽情游玩。
在您公务之余,您的雅兴得以满足。
提笔挥毫间,文采风流尽显宴饮之乐。
稍作休息,井邑间的悠闲才开始显现,登山远望更觉宜人。
远处的山峦接连不断,池塘忽左忽右,景色变换。
忽然间,天地景象分明,万顷水面尽收眼底。
波涛中,山峰如一点,云端上,帆影成千片。
感叹这无边无际的壮丽,谁能料到其中蕴含的变化。
对于游览,我从不厌倦,直到夕阳西下仍未尽兴。
兰香在烟霭中弥漫,沿岸生长着菖蒲和稗草。
随着风潮远去,心情也变得宁静。
回头看见出港的明月,光芒照射东关。
在这悠然的仙境中,岁月似乎减缓了衰老的容颜。
如何能成为傲世的隐士,长久居住在这座山中呢?
注释
泽国:水乡。淜腾:汹涌澎湃。
淮甸:淮河两岸。
东江:河流名。
仙尉:对官员的尊称。
轻桡:轻轻摇动船桨。
微尚:小的爱好,此处指游玩。
翰墨:书法和墨迹。
井邑:城镇。
遥岫:远处的山峦。
蒲稗:水生植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赵载同游焦湖时的愉悦心情和深厚的情谊。开篇“将泽国”等句,勾勒出一片水乡风光,其中“淜腾迎淮甸”表现了水流汇聚的壮观景象,“东江输大江”则表明了江水的广阔与连绵。
接着,“别流从此县”暗示了游览之地的特定,可能是诗人所熟知的地方。下文“仙尉俯胜境”等句,描写了诗人在船上轻松摇桨,享受着美好景色和自由自在的情怀。“自公暇有馀,微尚得所愿”表达了诗人对此刻生活的满足和喜悦。
“拈引间翰墨”等句,则转向内心世界,诗人似乎在用笔墨记录这美好的时光,“风流尽欢宴”一句,更是深化了这种愉快与满足。“稍移井邑闲”以下几句,诗人继续描述景色,感受着自然的变幻和自己的心情。
“遥岫逢应接”等句,写出了山岫连绵、水流回转的壮丽画面,“划然气象分”则是对这自然美景的一种概括。紧接着,“波中峰一点,云际帆千片”等句,更进一步描绘了湖光山色之美。
“浩叹无端涯”以下几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旅行生活的无限喜悦和向往,以及对未知变化的思考。末尾,“兰□烟霭里”等句,则是诗人在夜归时分,回望游历之地,心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焦湖夜归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