褰衣辟世锄三径,闭户求仁印五峰
出处:《次韵赵庸斋见寄》
宋 · 高斯得
人在南山第几重,采薇端可继高踪。
褰衣辟世锄三径,闭户求仁印五峰。
周室如何废常隶,楚人犹听集夫容。
大书元祐党魁传,今代岂无人姓龚。
褰衣辟世锄三径,闭户求仁印五峰。
周室如何废常隶,楚人犹听集夫容。
大书元祐党魁传,今代岂无人姓龚。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斯得的《次韵赵庸斋见寄》,通过对南山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行的追求和对时局的感慨。首句“人在南山第几重”以设问起笔,暗示诗人身处山中深处,远离尘嚣。第二句“采薇端可继高踪”借古人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表达自己坚守清高的志向。
第三句“褰衣辟世锄三径”,通过“褰衣”、“辟世”和“锄三径”的动作,形象地展现了诗人亲手开辟简陋居所,过着躬耕自给的生活。第四句“闭户求仁印五峰”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闭门修炼,追求仁德,视五座山峰为自己的精神寄托。
第五、六句“周室如何废常隶,楚人犹听集夫容”暗指北宋朝廷的衰落,以及人们对古代贤人的怀念,如楚国大夫屈原的忠诚与才华。最后两句“大书元祐党魁传,今代岂无人姓龚”以元祐党争的历史典故结尾,表达了对当世是否有像元祐党人那样坚守道义之士的疑问,同时也流露出对赵庸斋的期待,希望他能成为那样的典范。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隐居生活的描绘,寓含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