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应生白发,几个在青山
出处:《寄勉二三子》
唐 · 齐己
不见二三子,悠然吴楚间。
尽应生白发,几个在青山。
□□□□□,□□莫放闲。
君闻国风否,千秋咏关关。
尽应生白发,几个在青山。
□□□□□,□□莫放闲。
君闻国风否,千秋咏关关。
拼音版原文
□□□□□,□□
注释
不见:没有看见。二三子:指几位朋友。
悠然:悠闲的样子。
吴楚间:吴地和楚地之间,泛指江南地区。
尽应:大概都。
生白发:长出白发,比喻年老。
几个:多少人。
青山:这里比喻隐居或清静的地方。
暇日:空闲的日子。
还宜爱:应当珍惜喜爱。
馀生:余下的生命,晚年。
莫放闲:不要让时光白白流逝。
君闻:你听说过。
国风:《诗经》中的一个部分,收集了各地的民歌。
千秋:千年,形容时间久远。
咏关关:吟唱《关雎》之篇,‘关关’为《关雎》开头的叠音词,代表爱情的和谐美好。
翻译
没有见到那几位朋友,他们自在地生活在吴楚之地。想必都已生出了白发,又有几个能置身于隐逸的青山中呢。
空闲的日子应当珍惜喜爱,余生切莫虚度光阴。
你可曾听说《国风》?千秋万代传唱着那‘关关雎鸠’的美好篇章。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长者对远方亲人(二三子)的思念之情。开篇“不见二三子,悠然吴楚间”表达了对于远在他乡的亲人无法相见的孤独与寂寞。诗人通过这两句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感。
接着,“尽应生白发,几个在青山”则是诗人自喻,反映出了时光流逝,岁月匆匆,个人的生命如同山间的树木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老去。这两句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命短暂、人生易逝的感慨。
“暇日还宜爱,馀生莫放闲”是诗人对于珍惜眼前时光的一种呼吁。尽管生活中有许多烦恼和无奈,但还是要尽情享受平淡的日子,不要让宝贵的生命被闲适浪费。
最后,“君闻国风否,千秋咏关关”则是诗人对亲人提出的问题,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颂扬。这里的“国风”指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象征,而“千秋咏关关”则是希望这种文化能够流传千古,永远被人们所铭记。
整首诗通过对亲情的怀念、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关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