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人事即渐熟,邻曲不复疑全文

人事即渐熟,邻曲不复疑

宋 · 吴可
往时家分宁,风俗喜追随。
挽留杯酒间,往往醉如泥。
比年舍临汝,闭关无相知。
牢落三周星,淹泊一水湄。
人事即渐熟,邻曲不复疑
闻有长者客,清谈颇忘疲。
宗盟晚相遇,佳此野鹤姿。
过我忽长鸣,倾倒胸中奇。
借问所从来,半世游京师。
群贤共文字,声名冠当时。
自得固有馀,足能攀桂枝。
上以荣北堂,下以光衰迟。
故山未暇往,旧游不足思。
墙东或可隐,便拟营茅茨。
奇怀傲南窗,幽花撷东篱。
是亦差可乐,去此将何为。
恨未识胥邓,论交尚差池。
不妨气类求,相与慰渴饥。
同姓纷在眼,邈然弃如遗。
此道已浇薄,君乃敦笃之。
何当美盛德,老矣徒嗟咨。
黄奶厄兵火,荒唐废文辞。
毛子素偃蹇,岂复能发挥。
谁为国士重,自有尚书诗。

拼音版原文

wǎngshíjiāfēnníngfēngzhuīsuí

wǎnliúbēijiǔjiānwǎngwǎngzuì

niánshèlínguānxiāngzhī

láoluòsānzhōuxīngyānshuǐméi

rénshìjiànshúlín

wényǒuchángzhěqīngtánwàng

zōngméngwǎnxiāngjiā姿

guòchángmíngqīngdǎoxiōngzhōng

jièwènsuǒcóngláibànshìyóujīngshī

qúnxiángòngwénshēngmíngguāndāngshí

yǒunéngpānguìzhī

shàngróngběitángxiàguāngshuāichí

shānwèixiáwǎngjiùyóu

qiángdōnghuòyǐn便biànyíngmáo

怀huáiàonánchuāngyōuhuāxiédōng

shìchàjiāngwèi

hènwèishídènglùnjiāoshàngchàchí

fánglèiqiúxiāngwèi

tóngxìngfēnzàiyǎnmiǎorán

dàojiāobáojūnnǎidūnzhī

dāngměishènglǎojiē

huángnǎièbīnghuǒhuāngtángfèiwén

máoyǎnjiǎnnénghuī

shuíwèiguóshìzhòngyǒushàngshūshī

注释

挽留:挽留客人。
比年:近年。
牢落:孤独,寂寞。
淹泊:滞留,停留。
邻曲:邻居。
清谈:高雅的交谈。
宗盟:家族联盟。
倾倒:倾诉,表达。
黄奶:可能指人名,也可能指战乱。
毛子:可能指人名,也可能指某种情况。
尚书: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指有才华的人。

翻译

过去在宁家,风俗喜欢跟从。
饮酒挽留时,常常醉得像泥。
近年来离开汝州,闭门少有知音。
孤独度过三个周期,滞留在水边。
人事渐渐熟悉,邻居不再怀疑。
听说有长者来访,清谈中忘记疲劳。
晚年才相遇,欣赏他如野鹤的风姿。
他路过我家,突然长啸,倾诉心中惊奇。
询问他的来历,半生在京都游历。
众多贤人共事文字,名声显赫于当时。
自得其乐,足以攀登高位。
对上荣耀家族,对下照亮衰微。
故乡尚未归,旧游记忆不足。
想在墙东隐居,计划建茅屋。
奇特情怀傲视南窗,采摘东篱幽花。
这样也足够快乐,离开这里又能做什么。
遗憾未识贤人胥邓,交往尚不完善。
不妨寻找志趣相投的人,相互慰藉心灵饥渴。
同姓之人众多,却疏远如弃物。
这种风气已淡薄,你却坚守真诚。
何时能赞美美德,老去只能感叹。
黄奶受战火困扰,文学创作荒废。
毛子一向傲慢,怎能再发扬光大。
谁能成为国家栋梁,自有尚书的诗歌见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孤独感受。开篇三句“往时家分宁,风俗喜追随。挽留杯酒间,往往醉如泥。”表达了作者曾经享有的安逸生活和欢聚场景,但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

接着,“比年舍临汝,闭关无相知。”显示出作者现在的孤立无援状态,他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没有了昔日的朋友和知己。下文“牢落三周星,淹泊一水湄。”则是对这种隔绝感受的一种写照,天体运行不停,但个人却感到被困。

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于人际关系的反思,“人事即渐熟,邻曲不复疑。闻有长者客,清谈颇忘疲。”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成熟和稳定,即便是邻里之间也不再存疑,但这种安稳也带来了一种忘却劳累的宁静。

作者在诗中提到一位“长者客”,可能是一位智者或者是对某些事物有深刻见解的人。通过与此人的交谈,作者找到了精神上的慰藉。

接下来的“宗盟晚相遇,佳此野鹤姿。”可能是在赞美这位智者的风范和气质,而“过我忽长鸣,倾倒胸中奇。”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事物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惊喜。

在诗的后半部分,“借问所从来,半世游京师。群贤共文字,声名冠当时。”作者回忆起自己曾经在京城游历,与一群才子佳人共同追求文学艺术,并因此而声名显赫。这段经历对作者来说是宝贵的,也是他自我价值的体现。

“自得固有馀,足能攀桂枝。”表明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个性和追求,不至于迷失方向。下文“上以荣北堂,下以光衰迟。”则是对这种状态的进一步描述,既有荣耀也有光辉的成就。

然而,“故山未暇往,旧游不足思。”表达了作者虽然有过美好的经历,但现在却没有时间和心情去回顾这些往事。诗中的“我”似乎已经做好了退隐山林的打算,准备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墙东或可隐,便拟营茅茨。”这里的“墙东”可能指的是某种隐蔽的地方,而“营茅茨”则是古人隐居的常见形式。

最后两句“奇怀傲南窗,幽花撷东篱。是亦差可乐,去此将何为。”表达了作者即便是在隐逸的生活中,也能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快乐,而这种生活虽然与世俗不同,但也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人生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和现实孤独感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友谊以及个人的价值追求等方面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