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沓凫鹥乱,苍茫葭苇寒
出处:《晚发 其一》
宋 · 宋祁
候鼓遥喧岸,行舟逆上湍。
轻烟著波面,斜月罢林端。
飒沓凫鹥乱,苍茫葭苇寒。
致君何所惮,便道许之官。
轻烟著波面,斜月罢林端。
飒沓凫鹥乱,苍茫葭苇寒。
致君何所惮,便道许之官。
注释
候鼓:战鼓声。遥喧:远处喧闹。
岸:岸边。
行舟:小船。
逆上:逆流而上。
湍:急流。
轻烟:轻柔的烟雾。
著:附着。
波面:水面。
斜月:倾斜的月亮。
罢:结束,此处指落下。
林端:林梢。
飒沓:纷飞杂乱。
凫鹥:水鸟,如鸭子和天鹅。
乱:混乱。
苍茫:广阔无边,迷茫。
葭苇:芦苇。
寒:寒冷。
致君:辅佐君主。
何所惮:无所畏惧。
便道:即使。
许之官:被任命为官。
翻译
远处岸上传来战鼓声喧闹,小船逆流而上面对急流。轻柔的烟雾浮在水面上,倾斜的月光洒落在林梢。
水鸟纷飞扰乱了平静,芦苇丛中显得冷寂凄凉。
为了辅佐君主我无所畏惧,即使被任命为官我也愿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行舟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思。
"候鼓遥喧岸,行舟逆上湍。" 开篇即设定了夜晚、河岸与行舟逆流而上的氛围,通过“候鼓”这一细节营造出一种等待和紧张的气氛,而“遥喧”则传达了一种远处的声音,给人以深邃感。"行舟逆上湍" 描绘了船只在激流中艰难前行的情景,展现了诗人的不易之境。
"轻烟著波面,斜月罢林端。" 这两句描写了水面上的轻烟和树梢头上的斜月,营造出一种柔美而又带有几分凄清的夜色。这也许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郁。
"飒沓凫鹥乱,苍茫葭苇寒。" 这里的“飒沓”形容了风声,而“凫鹥乱”则指水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体营造了一种秋夜的荒凉与孤寂。“苍茫葭苇寒”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使人不禁感到一丝秋意浓重下的萧瑟。
"致君何所惮,便道许之官。" 最后两句诗中“致君何所惮”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思念,而“便道许之官”则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即将到来的某个使命或职责。这两句在整首诗中显得有些突兀,但也正因为如此,它们成为了全诗情感的高潮,传递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未来所承担之事的郑重思考。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秋夜氛围和内心独白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的艺术造诣,更是通过这些外在的环境反映出了自己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