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雨初霁,行人正忆家
出处:《驿中七夕》
唐末宋初 · 徐铉
七夕雨初霁,行人正忆家。
江天望河汉,水馆折莲花。
独坐凉何甚,微吟月易斜。
今年不乞巧,钝拙转堪嗟。
江天望河汉,水馆折莲花。
独坐凉何甚,微吟月易斜。
今年不乞巧,钝拙转堪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七夕:中国传统的农历七月七日,又称牛郎织女节,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雨初霁:雨后初晴,霁指雨过天晴。
行人:出门在外的人。
忆家:想念家乡或亲人。
江天:江边的天空。
河汉:银河,古人常用来象征牛郎织女的相隔。
水馆:靠近水边的馆舍。
折莲花:摘取莲花,可能象征纯洁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独坐:独自坐着。
凉:清凉。
微吟:轻声吟唱。
月易斜:月亮偏西,表示时间已晚。
乞巧:七夕时女子向织女乞求纺织技巧。
钝拙:笨拙,形容人的才能或技艺不精。
堪嗟:令人感叹,哀叹。
翻译
七夕时分雨后初晴,出门在外的人思念着家乡。在江边的天空中仰望银河,水边的馆舍里有人折取莲花。
独自坐着感觉格外清凉,轻声吟唱间月亮已偏西。
今年不再乞求巧艺,我这笨拙之人更令人感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独自在凉爽的驿站里度过七夕的情景。诗人用“雨初霁”设置了一个清新的环境,让读者感受到天气变化带来的生机。紧接着,“行人正忆家”一句,通过行人的怀乡之情,烘托出一种秋思绪绪的情愫。
接下来的“江天望河汉,水馆折莲花”两句,则是诗人对景色的描写。“江天”指的是宽广的江面和连绵的天际,“河汉”则是古代星宿名,意指银河。诗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望着远方的“河汉”,而身处的水边馆舍,却是一片宁静与闲适之地。他折莲花,或许是在用这种方式来慰藉自己的寂寞。
“独坐凉何甚,微吟月易斜”两句,则深入描绘了诗人孤独的内心世界。诗人独自一人坐在清凉的驿站中,感受着夜晚的凉意,而那微弱的吟咏之声,是他对月亮轻轻的倾诉,彷彿是在与皎洁的月光分享自己的寂寞。
最后,“今年不乞巧,钝拙转堪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七夕情缘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难以复返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说,这一年他并不祈求那些巧合和佳话,因为他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那些美好的瞬间已成过眼云烟,所以只能发出叹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在七夕之夜独自怀念与寂寞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