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分当如此馀非计,事讫无成死有名全文

分当如此馀非计,事讫无成死有名

出处:《咏文信国事四首
明 · 文徵明
国势已离天命去,孤臣狼狈阻残兵。
分当如此馀非计,事讫无成死有名
平日公卿咸肉食,千年忠义属书生。
天心悔祸宁无日,惜不令公见肃清。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咏文信国事四首》中的第三首,通过对历史人物文天祥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正义的深刻思考。

首句“国势已离天命去”,描绘了国家命运的衰败,暗示了南宋末年国力衰退的历史背景。接着,“孤臣狼狈阻残兵”一句,形象地刻画了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作为孤臣面对残兵败将时的艰难处境,表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无奈。

“分当如此馀非计,事讫无成死有名。”这两句表达了文天祥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接受,以及即使最终未能改变国家的命运,但他的牺牲和忠诚将永载史册,留下千古英名。这种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体现了诗人的深沉思考。

“平日公卿咸肉食,千年忠义属书生。”这一对比句揭示了当时官场的腐败与文人坚守的道德准则之间的鲜明反差,强调了文天祥等文人学者在乱世中坚持正义的可贵品质。

最后,“天心悔祸宁无日,惜不令公见肃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认为上天终会悔悟并带来和平,可惜未能让像文天祥这样的忠臣良将见证到国家的清明与安定。这既是对历史的哀叹,也是对未来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文天祥的追忆,深刻反映了忠诚、正义与历史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