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似抡才济川外,别开池馆待交亲
出处:《宿裴相公兴化池亭》
唐 · 白居易
林亭一出宿风尘,忘却平津是要津。
松阁晴看山色近,石渠秋放水声新。
孙弘阁闹无闲客,傅说舟忙不借人。
何似抡才济川外,别开池馆待交亲。
松阁晴看山色近,石渠秋放水声新。
孙弘阁闹无闲客,傅说舟忙不借人。
何似抡才济川外,别开池馆待交亲。
注释
林亭:森林中的亭子,常指隐居之地。宿风尘:过夜的旅途劳顿,也暗指世俗的纷扰。
平津:平津渡,古代的一个重要渡口,这里代指繁华之地。
是要津: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松阁:松树环绕的楼阁,常用于指隐士的居所。
石渠:石头筑成的水渠。
孙弘阁:典故,指汉代学者孙敬读书的地方,此处以孙弘代指学者或学府。
傅说舟:傅说是商朝贤臣,此处借用他的故事,傅说曾乘舟至君王处任职,象征忙碌的仕途。
抡才:选拔人才。
济川:帮助治理国家,如同渡河,寓意施展才华。
池馆:池塘和馆舍,指园林或别墅。
翻译
离开繁华尘世住在林间亭子,忘记了平津渡口这个交通要道。在晴朗的日子里静观山色仿佛就近在咫尺,秋天时分听石渠流水声如新生。
孙弘阁总是热闹没有空闲的客人,傅说舟忙碌得无法借给他人。
哪里比得上在江河之外选拔人才,另外开辟一处池馆等待友人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意境。"林亭一出宿风尘,忘却平津是要津"表达了诗人离开喧嚣的世界,隐居自然之中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尘世繁华的一种淡然和遗忘。"松阁晴看山色近,石渠秋放水声新"则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展示了一种清新的感受,山色与水声都显得格外亲切。
接下来的"孙弘阁闹无闲客,傅说舟忙不借人"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士风度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独立自主,不愿依赖他人的态度。最后的"何似抡才济川外,别开池馆待交亲"则是对友情的一种寄托,希望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与知己相聚。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脱俗,体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他那超然物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