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吼空山鹤梦寒,聂仙夜访碧云冠
出处:《谢管辖挽诗》
宋 · 方岳
剑吼空山鹤梦寒,聂仙夜访碧云冠。
两山拔起烟尘外,一壑归来天地宽。
月满石坛朝斗罢,云眠竹所乞诗刊。
松花落尽不知晓,留得残碑与世看。
两山拔起烟尘外,一壑归来天地宽。
月满石坛朝斗罢,云眠竹所乞诗刊。
松花落尽不知晓,留得残碑与世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剑吼:剑鸣声。鹤梦寒:鹤儿的寒冷梦境。
聂仙:传说中的仙人。
碧云冠:指隐士的居所。
烟尘外:远离尘世。
天地宽:天地开阔。
月满石坛:月光照亮石坛。
朝斗罢:朝拜北斗后。
乞诗刊:期待诗篇被刻录。
松花落尽:松花凋谢。
残碑:残破的碑文。
与世看:供世人观看。
翻译
剑鸣声在空寂山中回荡,鹤儿做着寒冷的梦,聂仙深夜造访碧云冠。两座山峰耸立在烟雾之外,一道山谷归来,天地显得更加辽阔。
月亮照亮石坛,仿佛刚结束向北斗星的朝拜,云彩栖息在竹林,期待诗篇被镌刻。
松花已全部凋零,直到天明也不自知,只留下残破的碑文供世人瞻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大自然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山水云月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心灵自由的高雅境界。
“剑吼空山鹤梦寒”一句,以剑的吼声比喻风声,鹤在高空飞翔而不为寒冷所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紧接着,“聂仙夜访碧云冠”,则是说诗人仿佛聂政这样的仙境来访自己,碧云如冠,象征着高洁与神秘。
“两山拔起烟尘外,一壑归来天地宽”这两句,通过对山的描写,表达了超越世俗纷扰、回归自然广阔胸怀的思想。诗人似乎在说,他将自己的心灵从喧嚣的世界中拔出,让它在大自然中自由翱翔,从而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宽广。
“月满石坛朝斗罢,云眠竹所乞诗刊”则是夜晚的景象,月光洒满了石制的祭坛,一天星辰活动已尽,而诗人却在云间的竹丛中寻找灵感,希望能够写出传世佳作。
最后,“松花落尽不知晓,留得残碑与世看”表达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松花飘零而不自知,诗人却留下了自己的一些作品或痕迹,让后世之人可以看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和艺术创作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