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知文字乐,愈久益无厌
出处:《读梅氏诗有感示徐生》
宋 · 欧阳修
子美忽已死,圣俞舍吾南。
嗟吾譬驰车,而失左右骖。
勍敌尝压垒,羸兵当戒严。
凡人贵勉强,惰逸易安恬。
吾既苦多病,交朋复调歼。
篇章久不作,意思如胶粘。
良田失时耕,草莽废锄芟。
美井不日汲,何由发涛甘。
偶开梅氏篇,不觉日挂檐。
乃知文字乐,愈久益无厌。
吾尝哀世人,声利竞争贪。
哇咬聋两耳,死不享韶咸。
而幸知此乐,又常深讨探。
今官得闲散,舍此欲奚耽。
顽庸须警策,赖子发其钳。
嗟吾譬驰车,而失左右骖。
勍敌尝压垒,羸兵当戒严。
凡人贵勉强,惰逸易安恬。
吾既苦多病,交朋复调歼。
篇章久不作,意思如胶粘。
良田失时耕,草莽废锄芟。
美井不日汲,何由发涛甘。
偶开梅氏篇,不觉日挂檐。
乃知文字乐,愈久益无厌。
吾尝哀世人,声利竞争贪。
哇咬聋两耳,死不享韶咸。
而幸知此乐,又常深讨探。
今官得闲散,舍此欲奚耽。
顽庸须警策,赖子发其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忽已:突然。舍吾南:离开我向南而去。
驰车:驾车疾驰。
勍敌:强大的敌人。
压垒:逼近城墙。
戒严:保持警惕。
惰逸:懒散安逸。
恬:安逸。
胶粘:像胶水一样黏稠。
发涛甘:激发甘甜的源泉。
梅氏篇:梅尧臣的诗篇。
挂檐:天已近黄昏。
文字乐:文字带来的乐趣。
声利:名声和利益。
哇咬:形容声名利禄的争夺。
警策:警醒和激励。
钳:启发,约束。
翻译
杜甫突然去世,韩愈离我南方而去。感叹我就像驾车疾驰,失去左右的马匹。
强大的敌人曾逼近,疲弱的士兵应保持警惕。
普通人贵在努力,懒散安逸容易让人懈怠。
我已深受疾病折磨,朋友又相继离世。
很久没有创作篇章,思绪如同胶水般黏稠。
良田如果错过播种时机,就会杂草丛生。
美好的井水不再每日汲取,如何能品尝到甘甜?
偶然翻开梅尧臣的诗篇,不知不觉天已近黄昏。
这才明白文字的乐趣,越长久越令人沉醉。
我曾悲叹世人,为名利争夺不止。
被声名利禄淹没,至死也未能享受美好。
幸运的是我懂得这种乐趣,常常深入研究。
如今官职清闲,除了文字还有什么可追求?
愚钝之人需要警醒,幸亏有你来启发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读梅氏诗有感示徐生》。诗人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挚友韩愈(子美)去世的哀悼,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他将自己比作疾驰的马车失去了一侧的骖马,感到孤独和警惕。诗中提到生活中的困境,如疾病缠身、朋友凋零,导致他许久未创作诗文,如同田地荒芜,美井闲置。
然而,当他偶然重读梅尧臣(梅氏)的诗篇时,被深深吸引,仿佛时间在阅读中停滞,感受到文字带来的持久乐趣。诗人反思世人的浮躁与贪婪,感叹只有少数人能像他一样欣赏文字之美,享受这种超越世俗的快乐。他庆幸自己得以在官场闲暇之余,沉浸于文学之中,同时也提醒自己要警醒,感谢梅氏的诗作给予的启示。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欧阳修对于友情、文学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