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因儿女非无故,慈孝多惭此一身
出处:《以事偶憩单家口占奉答》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毁瘠哀予六十人,醇醪信美不沾唇。
来因儿女非无故,慈孝多惭此一身。
来因儿女非无故,慈孝多惭此一身。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以事偶憩单家口占奉答(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六十名贫困百姓的深切同情,感叹醇厚的美酒虽好却无法品尝,体现了他对于社会底层人民疾苦的关注与悲悯之情。
“毁瘠哀予六十人”,诗人以“毁瘠”形容这六十人的困苦状态,用“哀”字表达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这里的“毁瘠”意为身体消瘦、生活困顿,形象地描绘了这些人的生活境况。
“醇醪信美不沾唇”,“醇醪”指的是美味的酒,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诗人说虽然美酒确实可口,但他自己却无法享用,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来因儿女非无故”,这句话解释了诗人不能享受美酒的原因,是因为他有儿女需要照顾,没有时间或条件去享受。这里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家庭观念。
“慈孝多惭此一身”,“慈孝”是指对父母的孝顺和对子女的慈爱。诗人自责于自己在慈孝方面做得不够,可能是因为忙于其他事务而忽略了对家人的照顾。这句话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愧疚和对家庭责任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展现了诗人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