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天地间,玩化以嘲谑
出处:《题髑髅图》
明 · 杨士奇
漆园傲世者,放言出糟粕。
大观天地间,玩化以嘲谑。
昼夜自恒理,生死等酬酢。
存顺而殁宁,焉往非吾乐。
大观天地间,玩化以嘲谑。
昼夜自恒理,生死等酬酢。
存顺而殁宁,焉往非吾乐。
鉴赏
这首诗《题髑髅图》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通过描绘髑髅(骷髅)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反讽的手法,探讨了生命与死亡、存在与消逝之间的关系。
首句“漆园傲世者”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将主人公比作漆园傲视世俗之人,暗示其超脱凡尘的态度。接着“放言出糟粕”则指出其言论虽自由奔放,但可能触及到一些低俗或不实的内容,引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反思。
“大观天地间,玩化以嘲谑”两句,诗人以宽广的视角审视世界,认为万物皆可为乐,即使是生命的终结——死亡,也被视为自然循环的一部分,是生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不应被过分严肃对待。
“昼夜自恒理,生死等酬酢”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永恒性和生命的无常性,昼夜更替是自然规律,生死交替也是生命循环的必然。诗人在此强调了顺应自然、接受命运的观点。
“存顺而殁宁,焉往非吾乐”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态度的哲学思考。他认为无论生前还是死后,只要能够顺应自然,接受命运,那么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都应是一种快乐和满足。这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对传统生死观的一种超越和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髑髅这一象征死亡的意象的描绘,以及对生命与死亡、存在与消逝之间关系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观念,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