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愧无诗复非隐,况堪谋食更忧贫
出处:《呈潘潭州十首 其八》
宋 · 赵蕃
少陵已入严公幕,徐孺还为仲举宾。
自愧无诗复非隐,况堪谋食更忧贫。
自愧无诗复非隐,况堪谋食更忧贫。
注释
少陵:指杜甫,因其曾任过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又以‘少陵野老’自号。严公幕:严武,唐代将领,杜甫的朋友,当时他在幕府任职。
徐孺:徐稚,东汉名士,以清高著称,后世常以‘徐孺子’之称。
仲举宾:仲举,即陈蕃,曾以‘大贤’礼待徐稚,此处借指尊贵的宾客。
无诗:指没有写出好的诗歌。
非隐:不是隐居避世的人。
谋食:谋求生计。
忧贫:担忧贫困的生活。
翻译
杜甫已经成为了严武的幕僚,徐稚仍然被当作仲举那样的宾客。我深感自己既没有好诗,又不是隐士,更何况还要为了生计而忧虑贫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呈潘潭州十首》中的第八首。诗中,诗人以唐代两位名士杜甫(少陵)和徐稚(徐孺)为例,表达自己的境遇。杜甫曾投靠严武幕府,而徐稚则受到陈蕃(仲举)的礼遇。诗人自谦没有像他们那样的才情,且感叹自己不仅没有佳作传世,还不得不为生计忧虑,深感贫困之苦。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省以及对生活的艰辛感慨,体现了宋代理学士人的自我修养与现实困境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