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望极高秀,千峰散江湖
出处:《绍兴帅相汤公会五客蓬莱阁登望海亭属某赋诗》
宋 · 曾几
赫赫会稽郡,潭潭府公居。
一州胜绝处,毕集于庭除。
秦望极高秀,千峰散江湖。
蓬莱为收揽,远近争奔趋。
溟渤无百里,登临失东隅。
翚飞卧龙顶,便可窥方壶。
丞相不独飨,故人盛招呼。
兵厨列樽俎,宾次罗簪裾。
杰阁坐褫带,危亭上肩舆。
耄倪争指似,还见云间无。
一月明白璧,五星灿连珠。
鄙夫何足数,愧汗沾霜须。
客有徐季海,题名数行书。
怒猊抉石外,筋力颜之徒。
周老盍命驾,属闻遂悬车。
何妨行役事,政用儿孙扶。
一州胜绝处,毕集于庭除。
秦望极高秀,千峰散江湖。
蓬莱为收揽,远近争奔趋。
溟渤无百里,登临失东隅。
翚飞卧龙顶,便可窥方壶。
丞相不独飨,故人盛招呼。
兵厨列樽俎,宾次罗簪裾。
杰阁坐褫带,危亭上肩舆。
耄倪争指似,还见云间无。
一月明白璧,五星灿连珠。
鄙夫何足数,愧汗沾霜须。
客有徐季海,题名数行书。
怒猊抉石外,筋力颜之徒。
周老盍命驾,属闻遂悬车。
何妨行役事,政用儿孙扶。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显赫的会稽郡,深沉的府邸居所。全州最美的地方,都汇聚在这庭院中。
秦望山高耸入云,千座峰峦如星散落江湖间。
蓬莱仙境被囊括,远近的人们都争相赶来。
大海近在眼前却仿佛百里之外,登高望远,东边的景色尽失。
飞鸟般翱翔在卧龙山顶,可以一窥神秘的方壶仙境。
不仅是丞相专享,老朋友也热情邀请。
宴席上摆满了酒肉,宾客们依次排列,衣冠楚楚。
坐在杰出的阁楼上,登上危险的亭子,乘坐肩舆。
老人小孩都指点着谈论,只因云间美景难以言表。
明亮的月亮如白璧,五颗星星灿烂如连串珍珠。
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怎堪提及,惭愧得汗湿了胡须。
客人中有位叫徐季海的,写下几行诗文。
他像愤怒的狮子抓取石头,显示出他的力量和才华。
周老何不驾车前来,听说后决定退休。
出行之事不妨事,只需儿孙们相扶即可。
注释
会稽郡:古地名,今浙江绍兴。潭潭:形容府邸深沉、宏伟。
庭除:庭院。
秦望:山名,在浙江绍兴。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方壶:神话中的仙山。
兵厨:军中的厨房,此处指宴会场所。
宾次:宾客的行列。
耄倪:老人小孩。
周老:指年长者。
悬车:古代官员退休。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曾几的《绍兴帅相汤公会五客蓬莱阁登望海亭属某赋诗》描绘了会稽郡内一处壮丽的景象,以蓬莱阁为中心,聚集了众多胜景。诗中通过描绘秦望山的高峻秀美,以及蓬莱阁的雄伟壮观,展现了绍兴府的非凡魅力。诗人感叹登高远眺,视野开阔,星辰璀璨,犹如仙境。聚会的场面热闹非凡,宾主尽欢,连老人小孩都为之惊叹。
诗中提到的"丞相不独飨",表达了对主人汤公的敬意,他不仅邀请了亲朋好友,还邀请了年长者和诗人自己。宴会上,众人欢聚一堂,气氛热烈。诗人自谦为“鄙夫”,表示对于这样的盛会感到荣幸,同时也流露出对汤公的感激之情。
最后,诗人提及了友人徐季海题名之事,以及周老的到场,甚至暗示了自己年事已高,需要子孙扶持。整首诗以描绘景色和聚会活动为主,表达了对绍兴帅相汤公的热情赞美和聚会的欢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