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荫石山中几,碧浪黏天海上楼
出处:《庚辰伏日道馆苦热时归怀不遂戏柬胡聂二山人》
明 · 欧大任
一官鸡肋尚悠悠,赤日红尘老更愁。
可怪冷曹偏苦热,非关衰鬓怯逢秋。
青松荫石山中几,碧浪黏天海上楼。
抛却清凉君莫笑,灵台还伴董京游。
可怪冷曹偏苦热,非关衰鬓怯逢秋。
青松荫石山中几,碧浪黏天海上楼。
抛却清凉君莫笑,灵台还伴董京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庚辰年伏日,于道馆中感受酷热之苦,心生归怀而未能如愿,于是戏赠给胡、聂两位山人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以及内心的复杂情绪。
首联“一官鸡肋尚悠悠,赤日红尘老更愁”以“鸡肋”比喻官职的无趣与无奈,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赤日红尘”描绘了夏日炎炎、尘世喧嚣的景象,与“老更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作者在酷热中的愁绪。
颔联“可怪冷曹偏苦热,非关衰鬓怯逢秋”则通过对比手法,指出冷清的官场反而在炎热中感到痛苦,而非因为衰老而害怕秋天的到来。这里暗含了对官场环境的不满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颈联“青松荫石山中几,碧浪黏天海上楼”运用了自然景观的描写,青松、碧浪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与前文的苦热形成对比,暗示了作者内心对于宁静与自由的向往。
尾联“抛却清凉君莫笑,灵台还伴董京游”表达了作者愿意放弃眼前的舒适,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与董京(可能指历史上的隐士)一同游历的精神状态。这一句既是对胡、聂两位山人的邀请,也是对自己内心追求的宣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复杂的心境变化,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