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汀沙渐有珠凝露,缓棹兰桡任夜深全文

汀沙渐有珠凝露,缓棹兰桡任夜深

唐 · 郑史
湘月蘋风乍畅襟,烛前江水练千寻。
新秋宋玉能为赋,永夕袁安好共吟。
辇下翠蛾须强展,尊中绿蚁且徐斟。
汀沙渐有珠凝露,缓棹兰桡任夜深

注释

湘月:湘江上的明月。
蘋风:浮萍随风起舞,象征清风。
练千寻:形容江面平静如白练,极言其宽广。
新秋宋玉:宋玉是古代著名文人,这里借指才子。
袁安:东汉名士,此处代指友人。
翠蛾:女子美丽的眉毛,代指女子。
绿蚁:酒面上的泡沫,古人常用来形容酒。
珠凝露:露珠晶莹如珠,形容夜晚的清凉。
缓棹:缓缓划船。
兰桡:兰木做的桨,泛指精致的船桨。

翻译

湘江之月与萍风突然让人心情舒畅,烛光下江面如白练般延伸千里。
在新秋时节,宋玉能写出动人的诗篇,长夜漫漫,袁安也适合一起吟诵。
在都城中,女子们应尽力展现笑容,杯中的绿酒慢慢斟酌。
沙滩上已有露珠凝结,划着兰舟,让我们慢慢享受这深夜的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河边宴会的画面。"湘月蘋风乍畅襟"中的“湘”指的是古代的湘江流域,即今天的湖南一带,这里的“蘋风”是水生植物,常与江湖景色联系在一起,“乍畅襟”则形容月光如同衣襟一般铺展开来,给人以洁净、明亮之感。"烛前江水练千寻"中的“烛前”可能指的是河岸边的灯火,而“江水练千寻”则是对夜色中河流宽广的描写。

"新秋宋玉能为赋,永夕袁安好共吟"一句表明诗人在这个美好的秋夜里,想起了古代文学家宋玉,并希望像他一样能够赋诗。"永夕"强调的是这夜宴的悠长,而“袁安”则是唐代的一位文人,这里的“好共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们共同享受这美好时光、共同吟咏诗词的情趣。

"辇下翠蛾须强展,尊中绿蚁且徐斟"一句中的“辇下”指的是车下的地面,“翠蛾”是古人对蝶类的美称,这里形容着夜色中昆虫的活跃。而“尊中绿蚁”则可能是在描绘宴会中的酒杯或器皿上反射的微光,给人的感觉是细小而又生动。

"汀沙渐有珠凝露,缓棹兰桡任夜深"一句中的“汀沙”指的是河堤上的沙地,“渐有珠凝露”形容着天气转凉后沙地上逐渐凝结的露水,如同珍珠一般晶莹剔透。而“缓棹兰桡任夜深”则是在描绘宴会中的轻松愉快,"缓棹"指的是船只行进的从容不迫,而“兰桡”可能是对船上装饰的细节描写,这里强调的是宴会的悠长和无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文人墨客在秋夜与友人们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