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色春将老,离声鸟亦殊
出处:《听莺次吴大司马》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芳郊行竟日,莺语不曾无。
物色春将老,离声鸟亦殊。
绪风吹近远,交影入烟芜。
未免萦怀抱,衰颜赖酒扶。
物色春将老,离声鸟亦殊。
绪风吹近远,交影入烟芜。
未免萦怀抱,衰颜赖酒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郊外的景象,通过听莺来感受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活力。诗人漫步在芳香四溢的郊野,整个白天都沉浸在莺啼之中,莺鸟的鸣叫似乎从未间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芳郊行竟日,莺语不曾无。”开篇即点出地点与时间,诗人于春日里漫步郊野,直至傍晚,耳边始终回响着莺鸟的歌唱。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沉浸。
接着,“物色春将老,离声鸟亦殊。”随着季节的推移,春天即将步入尾声,万物开始显露出凋零的迹象,但鸟儿的叫声却更加独特,仿佛在诉说着对春天的留恋与不舍。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物色的变化反衬出鸟声的独特与珍贵。
“绪风吹近远,交影入烟芜。”春风轻拂,时而近,时而远,带来了凉爽与清新。鸟影与树影交织在一起,投射在弥漫的烟雾中,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富有诗意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
最后,“未免萦怀抱,衰颜赖酒扶。”尽管春天即将逝去,但诗人的心中仍被这份美好所萦绕,难以忘怀。面对岁月的流逝和自身的衰老,诗人借助酒力来暂时抚慰心灵,寻求一丝慰藉。这一句既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郊外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