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枕出幽幌,披衣步前楹
出处:《早起览物成咏》
宋 · 文同
移枕出幽幌,披衣步前楹。
秋容草木静,晓气烟云轻。
蝉噪宿露滴,雁飞朝霞明。
尘心幸未动,聊此纳馀清。
秋容草木静,晓气烟云轻。
蝉噪宿露滴,雁飞朝霞明。
尘心幸未动,聊此纳馀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移枕:移动枕头。幽幌:幽深的帷帐。
披衣:披上衣服。
前楹:前廊。
秋容:秋天的景色。
草木静:草木宁静。
晓气:清晨的空气。
烟云轻:烟云轻盈。
蝉噪:蝉鸣声。
宿露滴:夜晚的露珠滴落。
雁飞:雁群飞翔。
朝霞明:明亮的朝霞。
尘心:尘世之心。
未动:尚未被触动。
聊此:姑且。
纳馀清:享受清静。
翻译
我移动枕头走出幽深的帷帐,披上衣服走在前廊。秋日的景色让草木显得格外宁静,清晨的空气中烟云轻盈。
蝉鸣声中,夜晚的露珠滴落,雁群穿越明亮的朝霞飞翔。
庆幸尘世之心尚未被触动,就让我在此享受这份清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晨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在清晨呈现出的美丽画面。
"移枕出幽幌,披衣步前楹。"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早起的行为,以及他走到庭院中的一道门前。这里的“幽幌”指的是室内深处,暗示了一种从睡梦中苏醒、摆脱束缚的感觉;而“披衣”则是清晨穿衣的动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渴望和追求。
"秋容草木静,晓气烟云轻。" 这两句描写了早秋时节中大自然的宁静与淡雅。“秋容”指的是秋天特有的景色,而“草木静”则是对这一季节中万物萧瑟、安静生长的描述;“晓气”和“烟云轻”共同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透露出诗人对这份宁静的感受和享受。
"蝉噪宿露滴,雁飞朝霞明。" 这两句通过蝉虫的鸣叫声和雁鸟的飞行,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生动画面。“蝉噪”即蝉虫在树叶间发出的声音,常用来形容秋天的宁静;“宿露滴”则是夜间凝结的露水随着一丝微风而滴落,展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雁飞朝霞明”则描写了晨曦中大雁的飞翔,天空的清晰与光芒的绚烂。
"尘心幸未动,聊此纳馀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保持内心的清净,不被世俗纷扰所扰乱。“尘心”指的是凡尘之心,即人心中的贪欲与杂念;“幸未动”表明诗人的自我控制和对精神宁静的追求;“聊此纳馀清”则是说诗人通过观赏大自然,以此来净化自己的心灵。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