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南薰元不改,千古舜弦风全文

南薰元不改,千古舜弦风

宋末元初 · 方回
望望遥峰外,行行茂树中。
愁添诗鬓白,旱觉战尘红。
已叹桑无茧,何期麦有虫。
南薰元不改,千古舜弦风

拼音版原文

wàngwàngyáofēngwàixíngxíngmàoshùzhōng

chóutiānshībìnbáihànjuézhànchénhóng

tànsāngjiǎnmàiyǒuchóng

nánxūnyuángǎiqiānshùnxiánfēng

注释

望:远眺。
遥峰:远方的山峰。
行行:穿行。
茂树:繁茂的树木。
愁:忧虑。
诗鬓:诗一般的鬓发。
战尘:战乱的烽烟。
红:赤红。
桑:桑树。
茧:蚕茧。
麦:麦田。
虫:虫害。
南薰:南方的和风。
元:本来。
舜弦风:舜帝的乐章。

翻译

远眺那远方的山峰,穿行在繁茂的树林中。
忧虑让我的鬓发更显苍白,干旱让我预感到战乱的烽烟仿佛赤红。
已经感叹桑树上没有了蚕茧,没想到麦田里却遭受虫害。
南方的和风本就未变,犹如千百年来舜帝的乐章依然流传。

鉴赏

望望遥峰外,行行茂树中,这两句通过描绘远处连绵的山峰和脚下繁茂的大树,营造出一种游子离家、徜徉田野的情景。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对远方某个地方或某种情怀的眺望与留恋。

愁添诗鬓白,旱觉战尘红。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愁添诗鬓白"形象地描绘了忧虑与岁月给诗人带来的青丝变白,而"旱觉战尘红"则表达了战争带来的干旱和血腥的感受,这两者交织在一起,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已叹桑无茧,何期麦有虫。这两句表达了对农事不顺、收成无望的哀伤。"已叹桑无茧"中的"叹"字表示一种深切的感慨,而"何期麦有虫"则是对麦子被虫害侵袭的一种无奈和悲观。

南薰元不改,千古舜弦风。最后两句则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历史感怀的表达。"南薰元不改"中的“南薰”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音乐或乐器,而"元不改"则意味着这一传统文化至今未变。而"千古舜弦风"更是将这种传承推向了千年,"舜弦"通常与古代圣君尧、舜时代的美好音乐联系在一起,这里用来形容那种永恒不变的文化气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生活现实和历史传承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