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
出处:《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
唐 · 白居易
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
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
有松数十株,有竹千馀竿。
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
其下无人居,悠哉多岁年。
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
时有沈冥子,姓白字乐天。
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
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还。
架岩结茅宇,斲壑开茶园。
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
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
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
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
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
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
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
倦鸟得茂树,涸鱼返清源。
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艰。
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
有松数十株,有竹千馀竿。
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
其下无人居,悠哉多岁年。
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
时有沈冥子,姓白字乐天。
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
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还。
架岩结茅宇,斲壑开茶园。
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
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
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
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
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
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
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
倦鸟得茂树,涸鱼返清源。
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艰。
注释
香炉峰:庐山的一座著名山峰。遗爱寺:唐代的一座寺庙,位于庐山。
凿凿:形容石头雕刻的样子。
潺潺:形容流水的声音。
翠伞盖:比喻松树的树冠。
琅玕:形容青色的美石,此处指竹子。
沈冥子:古代对隐士的称呼,此处指白居易。
五弦:古琴,有五根弦。
箕踞:坐时两腿分开,形似簸箕,表示随性不拘。
世网:比喻世俗的束缚。
茂树:繁茂的树木。
涸鱼:干涸池塘里的鱼。
翻译
在香炉峰北面,遗爱寺的西边。洁白的石头凿凿,清澈的溪流潺潺。
这里有几十株松树,上千竿翠竹。
松树张开绿色的伞盖,竹子倚靠青色的石壁。
这里没有人居住,岁月悠悠。
时常聚集着猿鸟,整天只有风烟空旷。
有时会有一位隐士,名叫白乐天。
他一生没有特别的爱好,看到这里心生向往。
如同找到了终老之地,忽然忘记了归途。
在岩石上建起茅屋,开垦山沟种植茶园。
用什么清洗我的耳朵?屋头飞瀑落下。
如何洁净我的眼睛?阶下生出白色莲花。
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着琴弦。
傲然自得,自在地坐在其间。
兴致高昂时仰望天空歌唱,歌声中寄托言语。
我说我本是乡野之人,被世事牵绊。
曾经有幸捧日,如今老去归隐山林。
倦鸟找到茂密的树林,干涸的鱼返回清澈的源头。
离开这里还能去哪里?世间多险恶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林景象,诗人在描述香炉峰下遗爱寺附近的自然美景时,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白石、清流、松竹等元素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山野图画,其中“悠哉多岁年”表达了时间的静谧流逝和诗人对岁月深沉的情感。
诗中的人物沈冥子(即诗人自己),平生无所好,见到这片美景后心中依然有所寄托。如获终老之地,不觉归途,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此处作为安享晚年的理想居所的向往。
在下面的几句中,诗人详细描写了自己如何在这个地方建立生活,包括架岩结茅宇、斲壶开茶园等。"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泉水清洗了耳畔,白莲映照了心灵。
诗人左手携壶、右手挈弦,傲然自足,箕踞于其间,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则是诗人在酒酣之际,对着天空高声歌唱,将自己的感慨寄托其中。
最后几句“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倦鸟得茂树,涸鱼返清源”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反思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艰"则是诗人对于离开这片美好山林后,再次面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与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