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得衰身出瘴烟,一麾仍许视于蕃
宋 · 李师中
乞得衰身出瘴烟,一麾仍许视于蕃。
家园在望松楸近,自问如何报上恩。
家园在望松楸近,自问如何报上恩。
注释
衰身:形容身体衰弱或年老。瘴烟:指南方湿热地区特有的有毒瘴气。
麾: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帜,这里代指官职。
视于蕃:管理边疆,视作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家园:故乡,指诗人的家。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于墓地,象征哀思和怀念。
上恩:指国家的恩惠或皇帝的恩赐。
翻译
我得以从瘴气弥漫的地方逃离,获得了一次任职的机会,被允许去管理边疆。家乡的松树和楸树就在眼前,我自问该如何回报国家的恩情。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李师中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以及渴望报效国家的心愿。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乞得衰身出瘴烟"一句中,“衰身”指的是衣衫破旧,形容长时间的艰苦生活;“瘴烟”则是南方潮湿地区特有的疾病,常指疟疾。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在边远地区辛勤工作、忍受病痛的情状。
"一麾仍许视于蕃"中,“一麾”意指手中的笔墨,是诗人职业的象征;“仍许视于蕃”则表示诗人希望能够继续关注和记录边疆的情况。这里蕃指的是边远的地方,蕃国是古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称呼。
"家园在望松楸近"一句描绘了诗人的家乡与松树、楸树相关的景象,通过“在望”表达了一种渴望回归之情。这里的“松楸”是常见的家乡景物,也隐含着坚韧不拔和长寿的寓意。
"自问如何报上恩"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疑惑与不安,反复自问如何才能回报皇上的恩泽。这种情感体现出古代士大夫对于国家、君主的忠诚和感激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师中个人对国家边疆的关注和责任,更透露出他个人的生活状态及内心世界,是一篇感情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