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郎腰绶新,霅上县花春
出处:《送李郎尉武康》
唐 · 岑参
潘郎腰绶新,霅上县花春。
山色低官舍,湖光映吏人。
不须嫌邑小,莫即耻家贫。
更作东征赋,知君有老亲。
山色低官舍,湖光映吏人。
不须嫌邑小,莫即耻家贫。
更作东征赋,知君有老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潘郎:指代英俊有才的青年官员,这里比喻新任官职的人。腰绶:古代官员系在腰间的丝带,用来象征官阶。
霅上:地名,这里指的是霅溪地区。
县花春:春天里县城中的花,也暗指仕途开始的美好时光。
山色:山的景色。
官舍:官员的住所。
湖光:湖面反射的光芒。
吏人:泛指官府中的小吏或官员。
不须:不需要。
嫌:嫌弃。
邑小:管辖的地方小。
莫即:不要立刻,不要。
耻:以……为耻。
家贫:家庭贫穷。
更作:再创作。
东征赋:典故出自西汉扬雄的《东征赋》,这里泛指表达远行或征战情感的文学作品。
知君:深知你,了解你。
有老亲:有年迈的父母。
翻译
潘安般的少年新任官职,春风中在霅溪边赏花。山色仿佛低垂至官邸之上,湖光粼粼映照着为官之人。
无需抱怨所管辖的地方小,也不要因家庭清贫而羞愧。
再写一篇东征的辞赋吧,深知你心中挂念着年迈的双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远行的友人李郎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对友人的鼓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首句“潘郎腰绶新”中的“潘郎”通常指潘岳,是唐代著名辞赋家,以其风流倜傥闻名于世,“腰绶新”则形容李郎的装束整洁、新鲜,预示着即将踏上旅途的重要使命。第二句“霅上县花春”中,“霅上”指的是一个地方名称,这里用来描绘春天景色之美。
第三、四句“山色低官舍,湖光映吏人”则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共存进行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这里,“山色低”、“湖光映”都是静态画面,把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美丽的场景中。
最后两句“不须嫌邑小,莫即耻家贫。更作东征赋,知君有老亲”,诗人劝慰李郎不要因为地方偏僻或家庭贫穷而感到羞愧,因为他将会创作出关于东征的文章,并且提到了“老亲”,暗示着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期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对友人鼓励与祝愿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