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之水清且平,西湖之山瘦且灵
凤凰山麓背其执,日绕滔滔滚滚之潮声。
潮声起自海门东,龛赭憋亹齐争迎。
龙吟鼍吼势浩荡,铁马强弩气奔腾。
道我江塘筑茅舍,夜夜鸣潮倾耳听。
风声雨声满堂室,鏦鏦铮铮集甲兵。
恍若风樯曲盘快泛宅,不须宫阙楼台住水晶。
又若波流直灌一方枕,不须洗耳傲其清。
天籁自存天地间,呼吸万物走雷霆。
何必筝琶扰俗调,纤细学作秋虫鸣。
嗟哉祖逖闻鸡且起舞,成连到海自移情。
我既不得乘风长破浪,三千里外击鲲鹏。
何能年年悠忽常寂寞,使如深宵寒幄之短檠。
祗恐冥顽时睡足,赖有潮声惊梦醒。
呜呼,赖有潮声惊梦醒。
鉴赏
此诗描绘了杭州西湖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灵动,以及潮声带来的独特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凤凰山麓的静谧与潮涌的澎湃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宁静的意境。
首句“西湖之水清且平,西湖之山瘦且灵”开篇即点明主题,西湖的水清澈平静,山则显得清瘦而富有灵气。接下来,“凤凰山麓背其执,日绕滔滔滚滚之潮声”,描绘了凤凰山与潮声的关系,山背对着潮声,而潮声却环绕着凤凰山,形成了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对比。
“潮声起自海门东,龛赭憋亹齐争迎”进一步描述了潮声的起源与迎接,潮水从东方的海门涌来,龛赭和憋亹都争相迎接这壮观的景象。接着,“龙吟鼍吼势浩荡,铁马强弩气奔腾”运用比喻手法,将潮水的声音比作龙的吟唱和鼍的咆哮,气势磅礴,仿佛铁马和强弩在战场上奔腾,生动地展现了潮水的威力。
“道我江塘筑茅舍,夜夜鸣潮倾耳听”表达了诗人对潮声的喜爱,他愿意在江边的茅舍中,每晚倾听潮水的呼唤。接下来,“风声雨声满堂室,鏦鏦铮铮集甲兵”则将自然界的其他声音融入其中,风声、雨声、金属碰撞声,仿佛集结成一支军队,为潮声伴奏。
“恍若风樯曲盘快泛宅,不须宫阙楼台住水晶”和“又若波流直灌一方枕,不须洗耳傲其清”分别以风帆和水流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不需要豪华的宫殿和楼阁,也不需要高洁的名声,只要随波逐流,享受自然的馈赠即可。
最后,“天籁自存天地间,呼吸万物走雷霆”强调了自然界的声音是宇宙间最纯粹的存在,它们与万物相连,甚至可以引发雷鸣般的震撼。诗人认为,音乐不必过于世俗,简单如秋虫的鸣叫就足以触动人心。
“何必筝琶扰俗调,纤细学作秋虫鸣”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音乐不应受到世俗的干扰,而应像秋虫的鸣叫那样纯粹、自然。
“嗟哉祖逖闻鸡且起舞,成连到海自移情”引用历史典故,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以及成连到海移情的传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独立精神的追求。
“我既不得乘风长破浪,三千里外击鲲鹏”表达了诗人虽不能像古人那样乘风破浪,但仍然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中飞翔,追求更高的境界。
“何能年年悠忽常寂寞,使如深宵寒幄之短檠”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寂寞的感慨,即使在夜晚的寒冷中,也希望能有人陪伴,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祗恐冥顽时睡足,赖有潮声惊梦醒”最后,诗人担心自己在沉睡中变得麻木,是潮声唤醒了他,让他保持警觉,面对现实。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独立精神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孤独与寂寞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挑战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