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刺已官尊,常时读鲁论
出处:《送章通判》
宋 · 刘克庄
半刺已官尊,常时读鲁论。
身居恭叔里,心在晦翁门。
贫士来遮路,诗人送出村。
君能齐得丧,何必恋华轩。
身居恭叔里,心在晦翁门。
贫士来遮路,诗人送出村。
君能齐得丧,何必恋华轩。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章通判》。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惆怅和期望。
"半刺已官尊,常时读鲁论。身居恭叔里,心在晦翁门。"
这里描绘的是诗人朋友章通判官升迁后的高贵地位,以及他平日里对《论语》的研究和崇敬之情。"半刺"指的是官职的提升,而"常时读鲁论"则表明章通对于儒家经典有着深厚的造诣。"身居恭叔里,心在晦翁门"则是说诗人虽然身体留在了恭叔这片地方,但内心却随着章通一起到了晦翁(即孔子的字)所象征的地方,这里的“晦翁门”暗示了对孔子思想的向往和追求。
"贫士来遮路,诗人送出村。"
这里写的是朋友离别时的情景。"贫士"指的是诗人自己,而"来遮路"则是说朋友因为自己的不富裕而特意来到道路上等候。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深厚的友情,以及在朋友告别时,诗人的陪伴和送行。
"君能齐得丧,何必恋华轩。"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章通的勉励,希望他能够像古代圣贤那样修身养性,不必过于留恋那些华丽而外在的荣耀和地位。这里的“丧”字有失去、遗忘之意,但在此处则寓意为超脱物欲,达到精神上的自我完善。"何必恋华轩"则是劝说章通不必过分执着于那些外在的荣耀和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表达,以及对儒家经典的崇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