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同牛女期想见,影逐鸳鸯愿作群
出处:《春夜曲为边将妇作》
明 · 黄佐
玉围消尽恨缘君,金剪呵寒减翠裙。
照泪悔将菱作镜,织愁羞见锦为文。
陌头杨柳惊春色,楼上花枝伴夕曛。
凤阙几时曾扈辇,龙城何事只从军。
去年提剑屯秦塞,今岁搴旗驻晋汾。
落叶飘摇应可拟,哀笳呜咽岂堪闻。
交河北向犹旋凯,瀚海南回已策勋。
桐井乌啼钟易断,药栏蛩语漏难分。
情同牛女期想见,影逐鸳鸯愿作群。
夜半朔鸿呼梦起,一天凉月沁香云。
照泪悔将菱作镜,织愁羞见锦为文。
陌头杨柳惊春色,楼上花枝伴夕曛。
凤阙几时曾扈辇,龙城何事只从军。
去年提剑屯秦塞,今岁搴旗驻晋汾。
落叶飘摇应可拟,哀笳呜咽岂堪闻。
交河北向犹旋凯,瀚海南回已策勋。
桐井乌啼钟易断,药栏蛩语漏难分。
情同牛女期想见,影逐鸳鸯愿作群。
夜半朔鸿呼梦起,一天凉月沁香云。
鉴赏
这首《春夜曲为边将妇作》是明代诗人黄佐所作,描绘了一位边疆将领之妻在春夜中的复杂情感与思绪。
首句“玉围消尽恨缘君”,开篇即点出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与离别之恨。接着“金剪呵寒减翠裙”一句,通过剪裁衣物的动作,暗示了女子对丈夫的关怀与思念,即使在寒冷中也心系远方的他。
“照泪悔将菱作镜,织愁羞见锦为文”两句,以镜子和锦布为喻,表达了女子因思念而产生的悔意与羞愧。她后悔将菱形的镜子作为装饰,因为每次照镜都勾起对丈夫的思念;同时,她羞于见到自己织成的锦文,因为上面或许承载着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陌头杨柳惊春色,楼上花枝伴夕曛”描绘了春日景色,但通过“惊”字和“伴”字,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色彩,暗示女子内心的波动与孤独。
“凤阙几时曾扈辇,龙城何事只从军”两句,借古代宫廷与边疆的对比,表达了女子对丈夫从军远征的不解与担忧。
“去年提剑屯秦塞,今岁搴旗驻晋汾”描述了丈夫过去与现在的征战经历,女子心中既有自豪,也有对未来的不安。
“落叶飘摇应可拟,哀笳呜咽岂堪闻”通过自然景象与音乐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女子内心的哀愁与无奈。
“交河北向犹旋凯,瀚海南回已策勋”表达了对丈夫平安归来的期待与对功名的认同。
“桐井乌啼钟易断,药栏蛩语漏难分”以夜深人静的景象,表现了女子的孤独与时间的流逝。
“情同牛女期想见,影逐鸳鸯愿作群”以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女子对与丈夫团聚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夜半朔鸿呼梦起,一天凉月沁香云”以梦境与月光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夜晚的思绪与情感的释放。
整首诗通过对边将妇内心情感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女性的思念、担忧、期待与无奈,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