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个琅玕一茅屋,何当此处寄浮生
出处:《邵阳道中云岩寺》
宋 · 李纲
山空小寺依嵌窦,日暖幽禽转好声。
万个琅玕一茅屋,何当此处寄浮生。
万个琅玕一茅屋,何当此处寄浮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间寺庙景象。首句“山空小寺依嵌窦”,以“山空”二字营造出一种空灵寂寥的氛围,接着点明“小寺”与“嵌窦”的位置关系,暗示了寺庙的隐蔽与自然的融合。次句“日暖幽禽转好声”,通过“日暖”与“幽禽”的相互映衬,展现了温暖阳光下鸟儿欢快鸣叫的生动画面,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和谐与生机。
后两句“万个琅玕一茅屋,何当此处寄浮生”,将视线转向寺庙内部,以“万个琅玕”(竹子)与“一茅屋”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竹林的繁茂与寺庙的简朴,也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反差。最后,“何当此处寄浮生”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在此处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恼的逃避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寺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