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俭宁妨患,才多反累身
出处:《赋得嵇叔夜诗》
南北朝 · 庾肩吾
山林重明灭,风月临嚣尘。
著书惟隐士,谈玄止谷神。
雁重翻伤性,蚕寒更养身。
广陵馀故曲,山阳有旧邻。
俗俭宁妨患,才多反累身。
寄言山吏部,无以助庖人。
著书惟隐士,谈玄止谷神。
雁重翻伤性,蚕寒更养身。
广陵馀故曲,山阳有旧邻。
俗俭宁妨患,才多反累身。
寄言山吏部,无以助庖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嵇康的隐逸生活与精神追求,以及对世俗的超脱态度。首句“山林重明灭,风月临嚣尘”描绘出山林间光影交错,风月映照着喧嚣尘世的景象,暗示嵇康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生活状态。接着“著书惟隐士,谈玄止谷神”点明嵇康作为隐士,通过著书立说,探讨玄妙之理,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
“雁重翻伤性,蚕寒更养身”两句运用比喻,雁因迁徙而受伤,蚕在寒冷中仍需养身,象征嵇康虽身处乱世,但保持本真,不为外物所扰。接下来“广陵馀故曲,山阳有旧邻”提到嵇康的音乐才华和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即使在动荡的年代,仍能保持艺术的传承与友情的维系。
“俗俭宁妨患,才多反累身”表达了对世俗观念的反思,认为简朴的生活能够避免祸患,而过多的才华反而可能成为人生的负担。最后“寄言山吏部,无以助庖人”则是对山吏部的劝诫,希望他能像嵇康一样,远离世俗的纷争,不为他人所累,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独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嵇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以及对个人修养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