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司仪徕学子,陪祭逮牙郎全文

司仪徕学子,陪祭逮牙郎

出处:《泗里末谒孔子庙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终古侏?窟,崇朝礼乐堂。
地还名泗水,祀竟嬗文昌。
滨海绵朱学,阶天夐素王。
群哤衷至圣,一诏仰吾皇。
爟燎跻郊社,尊亲达辇航。
九夷居未陋,重译道弥光。
裸壤冠裳肃,腥乡俎豆香。
司仪徕学子,陪祭逮牙郎
尼祷生辰溯,山颓讳日伤。
奠楹群属属,辍市各芒芒。
日月无私照,春秋有大防。
终看归则受,景教与天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孔子庙的虔诚朝拜与祭祀活动,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从“终古侏?窟”到“景教与天方”,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将孔子庙的历史地位、文化影响以及祭祀仪式的庄重氛围一一展现。

“终古侏?窟,崇朝礼乐堂。”开篇即点明孔子庙作为文化圣地的地位,从远古时期就承载着崇高的礼乐精神,晨起时分,更是充满了庄严的仪式感。

“地还名泗水,祀竟嬗文昌。”通过“泗水”这一地理名称,强调了孔子庙与儒家文化的紧密联系,而“文昌”则象征着智慧与学问的传承,暗示了孔子庙在学术与道德上的重要性。

“滨海绵朱学,阶天夐素王。”“朱学”指儒家学说,“素王”则是对孔子的尊称,诗句表达了孔子庙作为传播儒家思想的重要场所,其影响深远,如同天阶之上的素王一般。

“群哤衷至圣,一诏仰吾皇。”“群哤”形容众人齐声颂扬,表达了对孔子的崇高敬意,而“一诏仰吾皇”则体现了孔子思想对后世君主治国理念的影响。

“爟燎跻郊社,尊亲达辇航。”描述了祭祀仪式的隆重,通过“爟燎”、“郊社”、“尊亲”等词汇,展现了对祖先和天地的敬畏,以及对家族、国家的尊重。

“九夷居未陋,重译道弥光。”“九夷”泛指边远地区,此句表达了孔子思想的普适性和影响力,即使在遥远的地方也能照亮人心。

“裸壤冠裳肃,腥乡俎豆香。”“裸壤”指土地,“冠裳”代表服饰,此处形容祭祀现场的庄严肃穆,而“俎豆香”则象征着祭祀的香气,营造出浓厚的仪式感。

“司仪徕学子,陪祭逮牙郎。”“司仪”负责仪式的主持,学子和牙郎(古代官职)参与祭祀,体现了教育与礼仪的结合。

“尼祷生辰溯,山颓讳日伤。”“尼祷”是祭祀的一种形式,通过追溯孔子的生辰,表达对先师的怀念与哀思。

“奠楹群属属,辍市各芒芒。”“奠楹”指在殿堂前摆放祭品,群属属表示众人的聚集,而“辍市”则意味着停止市场活动,以示对祭祀的尊重。

“日月无私照,春秋有大防。”“日月无私照”寓意孔子的思想如同日月般普照万物,而“春秋有大防”则强调了四季更替中对孔子思想的遵循。

“终看归则受,景教与天方。”“终看归则受”表达了对孔子思想的最终接受与传承,“景教”可能是指佛教或其他宗教,与“天方”一起,暗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孔子思想的接纳与融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