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有高树,与我相为邻
出处:《城中有高树》
宋 · 刘黻
城中有高树,与我相为邻。
薄味生古道,静坐疏今人。
渊明酷爱菊,张翰勤思莼。
莼菊我何有,一杯天地春。
薄味生古道,静坐疏今人。
渊明酷爱菊,张翰勤思莼。
莼菊我何有,一杯天地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城中:城市之中。高树:高大的树。
相为邻:作为邻居。
薄味:清淡的味道。
古道:古老的路。
疏:避开。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酷爱:非常喜爱。
菊:菊花。
张翰:东晋名士,以思念家乡莼菜著名。
勤思:常常想念。
莼:一种水生植物,可做食材。
何有:有什么。
一杯天地春:一杯酒中蕴含着天地间的春意。
翻译
城中有一棵高大的树,它与我相邻而居。清淡的味道生长在古老的道路上,我静静地坐着,避开世俗之人。
陶渊明特别喜爱菊花,张翰则常想念家乡的莼菜。
我既没有菊花的隐逸,也没有莼菜的乡愁,只有一杯酒,足以品味天地间的春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起始两句“城中有高树,与我相为邻”表明诗人居住在一个有着高大树木的城市之中,这些树木似乎成为了诗人与外界隔绝的一道屏障,也是他与自然亲近的媒介。
第三、四句“薄味生古道,静坐疏今人”中的“薄味”指的是淡泊名利,不为世俗所动。诗人选择了退隐的生活,远离尘嚣,在静谧中品味古人的道理。"今人"则是对比之词,意味着诗人与当下喧嚣的人群保持距离。
接下来的两句“渊明酷爱菊,张翰勤思莼”引出了历史上的两位隐逸:陶渊明酷爱菊花,他的《饮酒》中有“采菊东园子,悠然见南山”的名句;而张翰则是西晋时期的人,他曾在《游仙诗序》中提到“莼”(一种野菜),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两位人物的引入,诗人强调了自己与古代隐逸之间的情感共鸣。
最后一句“莼菊我何有,一杯天地春”,则是诗人的自嘲和超脱。在这里,“莼菊”代表了对自然简单生活的向往,而“我何有”表达了一种无所谓、无牵挂的情怀。"一杯天地春"则是诗人在这份淡泊中感受到的,通过一杯酒,体会到了整个世界春意盎然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借鉴古代隐逸,以淡泊明志、超脱世俗为核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简约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在这种选择中所获得的心灵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