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歌知近楚,投馆忽如归
出处:《夕次蔡阳馆》
唐 · 孟浩然
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
听歌知近楚,投馆忽如归。
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
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
听歌知近楚,投馆忽如归。
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
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日暮:傍晚。疾:快速。
城荒:荒废的城市。
人住稀:人烟稀少。
楚:古代国名,这里指楚地。
投馆:投宿旅馆。
如归:如同回家。
鲁堰:鲁地的堰塘或田地。
田畴:田野。
广:广大。
气色微:景色显得衰败。
明朝:明天。
拜嘉庆:朝拜嘉庆(可能指人名或节日)。
老莱衣:古代儿童穿的彩色衣服,象征年迈。
翻译
天色渐晚马儿快跑,城池荒凉人烟稀少。听到歌声知是楚地近,投宿旅店忽然有种回家的感觉。
鲁堰田地广阔无边,章陵景色显得有些衰微。
明天就要去朝拜嘉庆,到时候定要穿上老莱子的彩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匆忙赶路,来到一处荒凉的城镇,感受到一种孤寂与淡远之美。诗中“日暮马行疾”表达了时间紧迫和旅途的匆忙,同时也映衬出自然界的宁静与诗人的急促情绪。“城荒人住稀”则描写了一种人烟稀少,城镇荒凉的情景。
“听歌知近楚”一句,通过耳边传来的歌声,感知到了自己与楚地之间的距离。这里的“歌”不仅是声音,更承载着文化和情感的联结。“投馆忽如归”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找到暂时栖息之所后的一种归属感。
“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两句,前者写出了田野辽阔,后者则描绘了一处名为章陵的地点,气氛幽远。这里的“气色微”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表达了诗人对于明日将要谒见尊长(嘉庆可能是地方官员或尊长之名)时,需要穿上庄重的衣服,以示敬意。同时,这也隐含着诗人对于年龄增长、身份变化的一种无奈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期待,以及他对于归属与尊长之礼的重视。这是一首充满了旅行感悟与文化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