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果能销运厄,閒家何幸乐时丰
出处:《丙午十二月晦日雪霁》
宋 · 张镃
晓爱晴晖万瓦融,近山春意便葱茏。
敲冰踏雪三旬里,送腊迎年此夜中。
仁政果能销运厄,閒家何幸乐时丰。
明朝扫径看桃柳,要识天公两样风。
敲冰踏雪三旬里,送腊迎年此夜中。
仁政果能销运厄,閒家何幸乐时丰。
明朝扫径看桃柳,要识天公两样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晓:清晨。爱:喜爱,这里指阳光。
晴晖:晴朗的阳光。
万瓦融:万物都被阳光融化。
近山:附近的山。
春意:春天的气息。
葱茏:茂盛繁绿。
敲冰踏雪:踩着冰雪。
三旬里:三十多天。
送腊迎年:送别寒冬迎接新年。
仁政:仁德的政策。
销运厄:消除困苦。
閒家:寻常人家。
乐时丰:享受丰收的喜悦。
明朝:明天。
扫径:清扫道路。
桃柳:桃花和柳树。
天公:自然,天意。
两样风:两种不同的季节风情。
翻译
清晨的阳光照耀万物,连瓦片都融化了,近处的山峦因春意盎然而显得翠绿。连续三十多日,我们敲打冰雪前行,迎接新年的夜晚,辞旧迎新。
如果仁政真的能消除困苦,寻常百姓就能在丰饶的时节享受快乐。
明天清扫小路,欣赏盛开的桃花和柳树,感受天公带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末春初的场景,天气逐渐转暖,万家瓦顶上的积雪正在融化,近处的山峦中春意盎然,一片葱茏。诗人通过敲冰踏雪三旬里的描述,传达出严冬即将过去的信息,并以此作为送旧迎新的象征。在这样的夜晚,国家如果有仁政,就能消除灾厄,平民百姓自然会感到幸运,享受丰盛的喜悦。诗人展望明天,将扫清道路去欣赏桃柳的景致,并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领悟到上天的旨意有时是多变的。
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对新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于仁政和国运的关切,以及普通百姓对于和平岁月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