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堂正睡远钟发,野鸟乱鸣残月沉
出处:《寄文鉴大士》
宋 · 梅尧臣
读书夜寂冷无火,捲卷遂成摇膝吟。
始忆高僧将偈去,安知古寺托云深。
寒堂正睡远钟发,野鸟乱鸣残月沉。
明日呼儿整篮舆,欲烦重过小溪阴。
始忆高僧将偈去,安知古寺托云深。
寒堂正睡远钟发,野鸟乱鸣残月沉。
明日呼儿整篮舆,欲烦重过小溪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读书:夜晚阅读。寂冷:寂静而冷清。
无火:没有灯火。
摇膝吟:轻声吟诵。
高僧:修行的高人。
偈去:带走经文。
古寺:古老的寺庙。
托云深:隐没在云雾深处。
寒堂:寒冷的厅堂。
远钟发:远处的钟声响起。
残月沉:月亮即将落下。
明日:明天。
整篮舆:整理竹篮。
小溪阴:小溪边的阴凉处。
翻译
夜晚读书时分格外寂静,没有灯火,一页页翻书声成了摇晃膝盖的低吟。忽然想起高僧曾带着经文离去,谁能料到那古老的寺庙隐藏在云雾深处。
寒冷的厅堂中,远处传来钟声,野鸟在月落时分纷乱鸣叫。
明天叫醒孩子,准备再次整理竹篮,想去那小溪边的阴凉处重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谧的读书场景,诗人独自在寒冷的书斋中翻阅书籍,只有微弱的吟诵声伴随着他。他回忆起高僧带着经文离去,想象着那古寺深藏于云雾之中,更显其幽寂。远处传来钟声,打破寂静,而野鸟的乱鸣与沉落的残月又增添了凄清气氛。诗人决定第二天叫醒儿子,一同乘篮舆再次经过那条小溪边,似乎对这片宁静之地心生向往,想要再次探寻。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读书人深夜沉思与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