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岩南山石,上有孤生竹
出处:《上崔中丞古意二首 其二》
宋 · 何梦桂
岩岩南山石,上有孤生竹。
结根不择地,天地聊自足。
卷耳不盈筐,绿刍不盈掬。
愿言勿采采,留此媚幽独。
结根不择地,天地聊自足。
卷耳不盈筐,绿刍不盈掬。
愿言勿采采,留此媚幽独。
注释
岩岩:形容山势高峻。南山:指南方的山。
孤生竹:单独生长的竹子。
结根:扎根。
不择地:不论土壤贫瘠或肥沃。
聊自足:勉强自足,满足于现状。
卷耳:一种野生植物。
盈:满。
筐:篮子。
愿言:希望如此。
勿采采:不要频繁采摘。
媚幽独:吸引孤独,增添清幽之美。
翻译
高峻的南山上,生长着一株孤独的竹子。它的根深深扎根,无论何处都能生存,满足于天地间的简单生活。
卷耳草不满一筐,青草也不满一手,
希望你不要采摘,让这美景独自美丽。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生长环境不加选择的赞美之情,通过山石与孤生竹的形象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独行的情怀。
首句“岩岩南山石,上有孤生竹”描绘了一幅南山陡峭岩壁上孤独竹子生长的画面。"岩岩"二字突显了山石的坚硬和陡峭,而“孤生竹”则传递出一种不屈不挠、自立自强的生命力。
接着,“结根不择地,天地聊自足”表达了竹子对环境的适应性与满足感。竹子的根系不挑选生长之地,只要能够扎根,就能在天地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感到一种简单的满足。
“卷耳不盈筐,绿刍不盈掬”则是对竹子和竹叶的一种描写。竹子的实用价值在于其竹笋(卷耳)和新长出的嫩叶(绿刍),即使它们未能完全装满收获的工具(筐、掬),也足以显示出自然恩赐的丰饶。
最后,“愿言勿采采,留此媚幽独”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竹林的珍惜之情。诗人希望不要有人来采摘这些竹子,而是让它们保持原有的幽静与孤独,这里的“媚幽独”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南山石上孤生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和自在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个人对于自由与平静生活态度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