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时不偶,鬓影想苍苍
出处:《寄菊庐舅氏》
宋 · 刘黻
文章时不偶,鬓影想苍苍。
抱剑客千里,忆家书数行。
草莱荒菊圃,风雨冷诗堂。
若问求安策,东归策最长。
抱剑客千里,忆家书数行。
草莱荒菊圃,风雨冷诗堂。
若问求安策,东归策最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鬓影:两鬓的影子,代指年华。苍苍:形容头发花白。
抱剑客:携带佩剑的旅人。
忆:思念。
家书:家中的书信。
草莱:杂草丛生的地方。
荒菊圃:荒废的菊花园。
风雨:风雨交加。
诗堂:吟诗作赋的地方。
求安策:寻求平安的方法。
东归:向东回归故乡。
策最长:最长远的策略。
翻译
人生际遇偶然,两鬓已显斑白。怀揣宝剑的游子漂泊千里,思念家中几行书信。
荒芜的草丛中野菊盛开,风雨中诗堂显得凄凉。
如有人问平安良策,向东归乡是最长久的选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客居他乡、怀念家园的情怀。"文章时不偶,鬓影想苍苍"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渴望,但却因为思念之情而不能专心。"抱剑客千里,忆家书数行"则写出了诗人手持武器远行千里,却仍然通过书信来表达对家的思念。
接着,"草莱荒菊圃,风雨冷诗堂"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景。菊圃因无人照料而荒废,草莱横生,加之秋天的风雨,让诗人的书房显得格外冷清,这些都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感。
最后,"若问求安策,东归策最长"表达了诗人对于安身立命的思考,以及对返乡之路的渴望。"东归"在这里不仅是指向东方回家,更象征着回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操与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