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育我田使君,精神为人上天闻
出处:《郢州人歌》
唐 · 不详
父母育我田使君,精神为人上天闻。
田中致雨山出云,但愿常在不患贫。
田中致雨山出云,但愿常在不患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父母:生育并抚养自己的人。育我:养育我。
田使君:指在田地中有所作为的人,这里比喻诗人自己。
精神:指人的品质、情操。
为人:指个人的品德行为。
上天闻:被上天知晓,比喻得到很高的评价或认可。
田中:农田之中。
致雨:引来雨水,比喻带来丰收的条件。
山出云:山中升起云雾,自然景象,也象征希望和生机。
但愿:只希望。
常在:长久存在。
不患贫:不必担心贫穷。
翻译
父母养育了我,使我成为田地的主人,我的高尚精神上达天庭。田地中降下甘霖,山间腾起云雾,只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常在,不必担心贫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牧歌般的宁静生活,充满了对自然和平淡生活的向往。第一句“父母育我田使君”表达了农耕生活的艰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第二句“精神为人上天闻”则是说这种勤劳与奉献的精神,是能够被天地所知晓和认可的。
第三句“田中致雨山出云”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农耕生活中的自然现象,雨水和云雾都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元素。这也反映出了古人对于自然力的崇拜与依赖。
最后一句“但愿常在不患贫”表达了一种对平凡简单生活的向往,无论是否富裕,只要能够一直保持这种纯朴而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就不会感到贫穷。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劳动和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