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醉眠休恨啼鸦,伴人明月窗纱全文

醉眠休恨啼鸦,伴人明月窗纱

出处:《清平乐七首
清 · 项鸿祚
客中心绪,只怕流年去。
才见河桥飞柳絮,又是榴花端午。
醉眠休恨啼鸦,伴人明月窗纱
归梦不如不作,醒来依旧天涯。

鉴赏

这首《清平乐》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游子的离愁别绪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客中心绪”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远离家乡的游子,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接着,“只怕流年去”,表达了对时间匆匆流逝的忧虑,这种忧虑不仅仅是对个人生命的感慨,也包含了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无奈。

“才见河桥飞柳絮,又是榴花端午”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将时间的流转与节日的更迭相结合,柳絮飘飞象征着春天的结束,榴花盛开预示着端午节的到来,这些具体的场景不仅增加了画面感,也强化了时间流逝的意象。

“醉眠休恨啼鸦,伴人明月窗纱”则展现了诗人面对离愁时的一种自我安慰,通过饮酒沉睡来暂时忘却忧愁,而明月和窗纱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凄美的氛围,暗示了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一丝慰藉。

最后,“归梦不如不作,醒来依旧天涯”表达了诗人对回家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即使在梦中回到了故乡,醒来后依然是身在异乡,这种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游子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以及对时间、生命、故乡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