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年三八缺未完,千古完名付彤史
出处:《蓝溪烈妇篇为上杭族人德祥妻廖氏作》
清 · 丘逢甲
蓝溪水,清而蓄,中有双鸳鸯,旁有连理木。
上多贤者居,吾丘世聚族。
岁在蛇,贤人嗟,秋风吹折连理花。
文鸳一夜死,鸯殉其雄死自矢。
于时九月天雨霜,月魄将死未死尚有光如珥,流照人间烈妇里。
妇年三八缺未完,千古完名付彤史。
夫有烈妇夫不死,妇死先令夫有子,去夫之死三日耳!蓝溪水,清且长,滨溪行建烈妇坊;上书天语为褒扬,下书妇氏廖夫曰丘德祥。
海可枯,石不烂,巍坊永永蓝溪岸。
上多贤者居,吾丘世聚族。
岁在蛇,贤人嗟,秋风吹折连理花。
文鸳一夜死,鸯殉其雄死自矢。
于时九月天雨霜,月魄将死未死尚有光如珥,流照人间烈妇里。
妇年三八缺未完,千古完名付彤史。
夫有烈妇夫不死,妇死先令夫有子,去夫之死三日耳!蓝溪水,清且长,滨溪行建烈妇坊;上书天语为褒扬,下书妇氏廖夫曰丘德祥。
海可枯,石不烂,巍坊永永蓝溪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深意的画面,以蓝溪为背景,讲述了贤人聚居之地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诗人丘逢甲通过蓝溪中的鸳鸯和连理木象征着夫妻恩爱,然而秋风无情,吹落了象征永恒爱情的连理花,文鸳因挚爱而殉情。此时,天空降霜,月光如珥,映照出烈妇的贞洁与坚毅,她虽年仅三十八岁,但其事迹被载入史册,留下了千秋完名。
烈妇的丈夫德祥虽然在她去世后不久也离世,但她的精神使他得以延续血脉。诗中通过蓝溪建坊,表彰这位烈妇的美德,坊上刻有天语和她的名字廖氏丘德祥,表达了对她的深深敬仰。诗人以“海可枯,石不烂”形容烈妇事迹的永恒,结尾再次强调烈妇坊屹立在蓝溪岸边,成为永久的纪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既赞美了烈妇的贞节,又寓含了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呼唤,具有鲜明的清代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