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游此亭,岂羡高阳里
出处:《和资道岩岩亭二首 其一》
宋 · 晁说之
我来游此亭,岂羡高阳里。
形神既生生,吉祥斯止止。
我无古人愁,古人无我喜。
颇恨桑苧翁,不来尝此水。
形神既生生,吉祥斯止止。
我无古人愁,古人无我喜。
颇恨桑苧翁,不来尝此水。
注释
我:代词,指诗人自己。游:游览。
此亭:指当前所在的亭子。
岂:难道,表示反问。
羡:羡慕。
形神:身体和精神。
既:已经。
生生:生机勃勃。
斯:这。
止止:形容安宁、静止。
无:没有。
古人:古代的人。
愁:忧虑。
喜:喜悦。
颇:相当,很。
恨:遗憾。
桑苧翁:可能指代某位古人或者虚构的人物。
尝:品尝。
此水:指亭子附近的泉水。
翻译
我来游览这座亭子,哪里会羡慕高阳里的生活。身心都充满活力,这里就是吉祥安宁之地。
我没有古人的忧虑,古人也没有我现在的喜悦。
我遗憾桑苧翁没有来,品尝这清泉滋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和资道岩岩亭二首(其一)》。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岩岩亭的喜爱与独特感受。他来到亭中游玩,并不羡慕外界的繁华(高阳里),而是享受着这里的宁静与祥和(形神既生生,吉祥斯止止)。诗人强调自己的心境与古人不同,没有他们的忧虑,也不像桑苧翁那样未曾品尝过这里的水,流露出一种自得其乐的情绪。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欣赏。